第105部分(第2/4 页)
防守了,再留一手就是作死了。
现在这次看到虏兵推出这种简陋的木头车车后,杨潮知道该自己的大炮出场了。
不用太大的炮,小虎蹲炮就足够了。
小虎蹲炮才三十斤,铅弹五钱重量。
这样的炮杨潮一共二十门,刚好一边十门。
在盐墙后面,堆起一堆盐包,最后平平架起大炮,并且用绳子固定牢靠。
与此同时,五门大将军炮向北,四门千金弗朗机向南,同时对着虏兵的军阵。
盾车慢慢靠近,从一百步到八十步。
杨潮试射了一轮鸟铳,结果出了打飞了一些木屑外,还真的打不破这厚实的木盾。
杨潮所幸让鸟铳手不在发射。
这种结果让虏兵看到了希望,前进的步伐立刻就加快了一些。
很快四十步了。
看到杨潮又发了一轮排枪,依然无法打破盾车,弓箭就更不用说了。
虏兵信心更足。
他们的骑兵已经开始上马,显然就等盾车接近矮墙后,他们立刻就会冲锋。
盾车距离仓库到二十步了,虏兵骑兵终于开始前进,压着马速缓慢的前进。
不过他们的骑兵分成了两波,每一波骑兵排成紧密阵型,人挨人、马挨马,并且分成三排。
骑兵后面还有一批虏兵没有动,而且全都是身披厚甲,一看就有精锐样子的精兵,此时不出动好像是在压阵一般,相信前面一旦接战,他们随时都会冲锋,然后给敌人雷霆一击。
“大人,十步了,要不要放炮?”
淮安来的炮手小声的提醒杨潮。
盾车已经逼近十步,而骑兵也进入了八十步距离。
杨潮摇了摇头:“再等等,到时候顶着他们的脑门打。上面的鸟铳打后面的骑兵!”
杨潮命令道。
此时虏兵骑兵刚刚进入八十步,屋顶的鸟铳手们听到命令后开始射击,三三两两的虏兵掉下马,或者马匹被打伤打死,但是他们依然坚定的前行,强攻的姿态很坚定。(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六节开炮
对方真的如此坚定吗?
杨潮心中不由怀疑。
如果今天他们没有打下来,明天还有继续攻击自己坚阵的勇气吗?
杨潮不认为如此,很有可能,今天他们打不下来,明天就走了。
毕竟前前后后损失近百,加上今天的伤亡,虏兵肯定超过百人,对方总共才只有三百多人而已,伤亡一百这种战损比例简直匪夷所思,不是一只封建军队能够有的,大概是因为他们深入大明境内,举目四望都是敌境,必须抱团在一起取暖,单个人根本就无法回去,因此产生了更为紧密的团结力,才能忍受这种伤亡。
就好像后来明军城池被围攻时,甚至弹尽粮绝时,还能做到坚守,最后全军覆没,那是因为被困在城墙这样的封闭区域中,让人自然而然产生一种抱团意识,背后就是自己的家,自己的亲人,抵抗更坚决一些。
如果放在辽东,杨潮不相信虏兵跟明军野战,还能承受这样程度的伤亡。
因为南北虏兵同时发动了强攻,杨潮坐镇北边,南边也不能没人坐镇,杨潮给了王璞命令,让他以把总的身份负责南边的防守,杨潮认为王璞拥有最为丰富的作战经验,此前杀过的江匪都过百了,他坐镇这里让人放心,最重要的是,王璞的战功还是能够服众的,起码放赵康在哪里,未必镇得住其他的军官。
杨潮这个决定,可完全对了王璞的心思,他十分积极的组织防御,高高的站在屋顶盯着虏兵。
他看到虏兵一步步走来,完全没把那些盾车放在眼里,他的眼神划过虏兵的阵后。看到最后压阵的一批精锐虏兵,人人披甲,而且相当多的虏兵盔甲鲜丽。都漆着红漆,让他看着都眼热。
“这都是大鱼啊!”
王璞判断哪些都是虏兵的军官。想到这里他就难以遏止想要冲过去将这些虏将全都斩杀的冲动,但是他也知道这不现实,但心里实在是难以甘心。
哪些虏将距离一百五十步,无论是弓箭还是鸟铳都奈何不得,但是王璞就是心有不甘。
突然王璞想到了大炮,他没玩过炮,但是却不妨碍他知道大炮打的更远。
想到这里,王璞顿时激动起来。跳下了屋顶,立刻拉着那些炮手,让他们将全部炮口对准后阵的虏将开火。
然后王璞就完全忽略正一步步逼近自己的虏兵步骑兵,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