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第2/4 页)
无二话!”
刚刚拿到千户文书的锦衣卫笑呵呵道。
田畹点点头:“好了,回去吧,马上启程,明天就走,回南京!”
锦衣卫立刻站起来磕头作别:“小人谨遵大人吩咐。”
……
南京。
杨文骢宅邸。
“江南百官,天下文官都在弹劾田畹,本官是不是也该上个折子。”
杨文聪询问,前面江南文官开始,发展到了从南到北的文官集团都在弹劾田畹,他问杨潮是不是自己也该表态,结果杨潮让他等等,现在大局已定,连皇帝都妥协了,他觉得没什么危险了,就再次问道。
杨潮笑道:“有什么用?”
杨文骢道:“确实没什么用!”
杨潮笑道:“但还是要上!”
杨文骢却叹道:“本官区区一个县令,也没有专折奏事之权。既然无用,托人上书,就大可不必了吧。”
一般弹劾奏事是御史的份内,而一些不是御史的官员,为了让他们拥有奏事的权力,就给他们加一个御史或者按察使的名衔,比如熊明遇、黄锦这些人头上都有监察御史的头衔,应天府尹和巡抚也都有这样的头衔。
可是一个县令不可能有。
杨潮继续道:“老先生总有办法托人上奏章吧。”
文人通过同年、师生关系,也是一张网,杨文骢肯定能找到拥有奏事权的人帮他把奏折送到皇帝案头。
杨文骢却叹道:“又有什么用呢?那么多官员弹劾田畹,加上我一个小小的县令,能干什么?”
现在江南百官弹劾田畹给人一种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的印象,说白了都想捞功,或者借势扬名。
在这么多高官的奏折里,一个县令的弹劾确实很不起眼。
不过杨潮却坚持道:“可是晚生看来,老先生此时弹劾,正是时候。”
杨文骢不由奇道:“哦?真该弹劾?”
杨文骢觉得他弹劾的话,没有丝毫功劳可言,无论是安抚书生,还是打倒田畹他都没功劳可言。
杨潮道:“当然要弹劾,但不是弹劾田畹。”
杨文骢不由疑惑,但看到杨潮一副自信的模样,不是无的放矢。
好奇的问道:“那本官弹劾谁?”
杨潮道:“弹劾江南百官,弹劾他们尸位素餐,纵容书生!”
“啊!”
杨文骢不由惊叫了起来。(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节抢功不如表态
弹劾江南百官,等于是得罪整个江南官场,杨文骢不但惊讶,而且感到害怕。
但是经过杨潮一番解释,他由犹豫起来,激动起来。
因为杨潮的说法确实让他很动心,跟江南官场对立,换取皇帝的信任,值不值?
杨文骢还在犹豫的时候,冯可宗已经行动了。
冯可宗比杨文骢先找了杨潮,希望杨潮帮忙动用关系,让江南一些文官能够上书皇帝给他捞功。
这次跟书生谈判,名义上用的是安抚书生,冯可宗也是参与者,虽然他最后被书生轰走,但是也算是参与安抚了啊,文人一个个上书,不是弹劾田畹,就是争功,他冯可宗可不想让人被自己的功劳给黑掉了。
镇抚使答应替他报功,已经报上去了,这点上错不了,可是冯可宗还是希望能够得到文官的推荐,因为这次安抚到底还是文官衙门为主,因此文官的推荐更有说服力。
可是杨潮却阻止了他,不但让他不要找文官帮忙,反而让他上书弹劾文官无能,纵容书生打砸了镇抚司,要求皇帝惩治文官、惩治书生。
杨潮觉得所谓安抚恐怕明面上有功,而暗地里到最后是压迫了皇帝,皇帝是不高兴的,皇帝不高兴对这些文官该怎么办还得怎么办,还得表彰安抚书生有功的张国维等官员,就是有责任的提学御史都将功补过既往不咎了。
可是对于天子亲军的锦衣卫来说,他们的荣辱可就是皇帝的一句话了,他们还是得顾着皇帝的感受,此时冯可宗让文官帮他请功,无异于是自杀。
杨潮把道理跟冯可宗一讲后,冯可宗惊惧了一番之后。立刻按照杨潮的要求去操作了。
结果很快皇帝就看到了一份不一样的奏章,是南京一个锦衣卫千户的密保,通过镇抚司报上来。奏章的内容跟那些文官颇为不同,几乎就是在唱反调。
文官的奏章中。不是在谈他们这次安抚书生如何出力,就是弹劾田畹,很显然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