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1/4 页)
如果是军功的话,熊明遇还得弄清楚才能管这事,因为军队的军功不会平白无故被衙门给扣下,肯定有猫腻,或者是私人恩怨,或者这军功来路不正,如果杨潮的军功是杀良冒功,他熊明遇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给他争取,如果他只是得罪了人,熊明遇倒是不介意做个和事老,说和说和。
如果军功是实打实的,一般却不会被扣下,因为一项实在军功上报,对各级官员都是有好处的,都是可以分到功劳和政绩,没道理要扣住。
于是熊明遇直接问道:“杨千户是要军功,还是要饷银?”
杨潮沉思了片刻,跟熊明遇这样的老狐狸说话,不得不小心谨慎。
杨潮道:“小官要的是公道。军功是下官用命挣来的,赏银更是天经地义,却无故被扣,没有一个说法,下官不服,将士不服。”
熊明遇一听就知道,杨潮是军功也要,饷银也要,但是杨潮这么自信,难道军功是真的,真的功劳谁没事找事扣押啊,报上去大家脸上都好看,江匪之事熊明遇也很头疼,是除了书生之外,最让他头痛的事情,杨潮的兵剿江匪怎么看都是好事啊。
弄不清楚的事情,熊明遇从来不会轻易答应,事出突然必为妖,其中肯定有不为人知的猫腻,不弄清楚,熊明遇不会贸然插手。
于是道:“杨千户好做,既有军功,必有封赏,朝廷是不会寒了将士之心的,朝堂法度有功必赏,有过必惩,天日昭昭,疏而不漏。杨千户既有军功,本官自然会查清楚,给你一个交代。不过眼前的书生哄闹,却不可延宕,当从速从急,杨千户可不能以军功饷银事借口拖延。”
杨潮道:“大人教训的是。下官自当尽力。”
杨潮依然在说套话空话。
熊明遇干脆直接问道:“几日为限?”
熊明遇要杨潮说一个期限。
杨潮道:“军功一下,士兵心中不快才能消解,然后下官才能保证期限。否则恕下官无能。”
杨潮一口咬定必须先解决军功之事。
熊明遇有些恼了,杨潮做事不断的跟他讨价还价,他是一个兵部尚书,杨潮不过是一个武官把总,两人不是斤斤计较的商贾,这里是兵部衙门不是菜市场,也不是讨价还价的地方。
但是熊明遇城府深,涵养高,年纪大了,脾气小了,却没有动怒。
点头说道:“好好好。那就立一个期限,本官先立,本官三天内帮你查明军功之事。”
杨潮这才道:“军功封赏之后,下官十日内解决书生哄闹。”
熊明遇神色一凛:“当真?”
杨潮也非常认真:“当真!”
熊明遇道:“好,三天后你在来我处,必还你一个公道。十日后我要你解决书生一事。”
杨潮道:“大人放心!”
熊明遇这才摆手道:“杨大人下去忙吧。”
杨潮早不想待了,痛快的告退离开兵部。
这次杨潮对熊明遇没有客气,可谓不智,但是杨潮实在无法相信熊明遇了,哪怕熊明遇答应自己办成事后给自己解决问题,杨潮也不敢放心,必须见着兔子才撒鹰,必须见到钱才交货,必须见到棺材才掉泪。
否则一旦事情结束了,熊明遇像周延儒对阮大铖那样来个不认账,或者给一个空头人情,杨潮欲哭无泪。
第一百三十六节英雄
已经第三天了,冯可宗觉得自己是度日如年,今天早上书生如期包围镇抚司。
今天一来劲头比昨天更大。
昨天告示才张贴出去,传播了一天今天所有的书生都知道了,也经过了一夜的情绪酝酿,书生更加恐惧,也就更加疯狂,他不知道这是人类本能的应激反应,在恐惧之下的过激反应。
此时是书生最为恐惧的时候,因为三份告示,一份比一份严厉,第一份去学籍自不用说,针对的不过是一些无名童生,还让书生中的骨干分子不以为意;第二份革功名就让这些人坐不住了,革除功名跟他们可有切身的厉害关系,不紧张才怪;可是第三份减会额,更是打击整个江南的读书人阶层。
书生们从这些一份胜过一份严厉的告示中感受到的是朝廷的态度,他们感觉到的是朝廷对他们的不满,因此他们感到无助,甚至恐惧,所以疯狂。
书生的表现让冯可宗都感觉到害怕了,今天书生一来,就开始砸门。
十几个强壮些的书生,抬着一根粗椽子,喊着号子开始撞门。
还有书生不停的往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