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页)
司,这是一笔糊涂账,越打越麻烦,你可能想臭臭老东家,其结果可能是臭了老东家,也臭了自己。
第五,忌讳和老东家直接发生业务上的争抢。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忌讳和老东家发生业务上针锋相对的斗争,如果是自己创业就更应该注意这一点。和老东家直接发生业务上的争抢,老东家会很忌讳的,也许你的力量很微弱,不构成威胁,老东家可以容忍竞争对手,但不会容忍新离开的职业经理人和他直接发生业务上的争夺,因为刚离职的职业经理人与竞争对手相比,更了解老东家的长短。
第六,忌讳借用媒体对老东家说三道四。职业经理人离职后还有一个忌讳,就是出版图书,接受媒体采访,对老东家说三道四,对老东家进行所谓的揭秘,对老东家进行人格上的侮辱等。当然,你有水平可以出版专业理论图书,发表文章,但不要有所指,不要指桑骂槐,让人一看就知道你在发泄私愤,在揭老东家的短儿。
第七,忌讳在公开场合评价老东家的不是。无论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对老东家有满腹牢骚和怨言,是正常的事情。但是有怨言最好关起门来说,或者私底下和朋友聊聊,千万别在圈内聊起此事情,更忌讳在圈内半公开的场合聊此事,一般情况下聊此事时,不要超过三个人。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36。40岁经理人的10大归宿(1)
一位40岁职业经理人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心境:“吹响人生总攻的冲锋号,跨入人生的成熟期:最佳的时光、最丰富的经历,少了年轻人的浮躁与轻狂,多了一份稳重与责任。40岁,的确是职业生涯的分水岭。
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足球赛的话,那么40岁就开始踢下半场了。上半场踢得如何已经是过去时,关键是下半场球怎么踢。不管用什么技战术,40岁的经理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心理特征,那就是放弃了20岁时的狂想,摒弃了30岁时的狂妄,开始认真盘点自己的职业人生。盘点什么?盘点的是自己的知识、智慧、技能、经验、阅历、资源、健康,并根据时局的变化,慎重选择一件自认为值得下半辈子干的事情。
40岁的职业经理人有许多优势:成熟稳重、经验丰富、阅历多彩、能力冠群、智慧练达、知识结构趋于完善、社会资源基本掌控、身心健康正值人生最佳,心态也稳定到能干一件切实可行的具体的事。
奇怪的是,这些“优势”在真正的职场较量当中,往往都发挥不出来:许多自己相中的企业,不理睬自己,偏偏垂青那些不太成熟的年轻人。你气愤不已,然而一抬头,又发现50多岁的人也不吭不响地走马上任了,搞得自己更加尴尬……这是为什么?
一是阶段使命的尴尬。40岁的你,也许不想轻易跳槽了,只想好好选择一间公司、一个岗位,踏踏实实地做出个模样来。事情的结果往往相反,你越是不想跳,偏偏这时候越逼得你不得不跳,而且跳得很快—老板此时客气地请你走人,你不得不走。
为什么这样?因为企业发展是有阶段性的;由于经历所致,每个职业经理人不可能是全能的,所以企业使用职业经理人也是有阶段性的。一旦用完你的才能,作为企业就只能把你解聘,招聘更适合企业新阶段的新职业经理人。
二是招聘的尴尬。因为你成熟稳重,能力强,人脉广泛,身体健康,心态稳定,想干成一件事情,适合担当大任,老板也想用你,但谁面试倒成了大问题。老板第一个面试?那后面的人就只能跟在后面揣测老板的结论。老板最后一个面试?也许你早就被刷掉了,根本就见不到伯乐老板。因为你40岁,对他人是威胁最大的年龄。尽管也许你十分谦虚亲和,但在他人看来这也许更可怕。
三是成熟的尴尬。成熟是你的优势,同时也是你的劣势。成熟是什么意思?就像西瓜熟了,虽然香甜,但不能再长大了。所以,职场中40岁的人正是输出经验和智慧的时候,能干多大事差不多定型了。你是伴随着企业成长过来的,如果你不能随之继续成长,就有掉队的危险,也就怪不得老板狠心。
四是经验的尴尬。经验越丰富,往往越容易套经验行事。现实中经验主义害死人,现实往往是超越经验的。所以有经验而没有智慧的人往往办错事。
五是阅历的尴尬。阅历多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来说,是优势,但在企业和他人看来就不一定是优势了。事情换了一个角度就会出现偏差,相互之间做到一致性很难的原因就是,彼此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六是资源的尴尬。你资源广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