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页)
会主义不应该是人民的负担,而是谋求幸福的捷径。”他还发布了许多类似《毛主席语录》的名言,如“骄傲自满会造成头脑不清”、“笔和剑同样锋利”、“教育是摧毁一切的武器”、“收割多于播种、消费多于生产的民族没有发展前途”等。
萨达姆在党内实行自我批评制度,就像基督教徒在教堂里做的一样。每周定期举行党会,党员起立,坦白自己最近做的错事,众人在一旁分析批评,最后表示“今后一定改正”。
萨达姆要求所有人互称同志:“我想让人民感到生活由正义支配,而不是靠拉关系。”他对贪污腐败一律严惩,因为“国家已经付给足够的酬劳,只要革命就可以过上体面富足的生活,受贿毫无理由”。1980年2月16日,他亲自宣判四名有轻微受贿行为的副部长、工程师、商人死刑……
我这里一再饶舌介绍萨达姆,是想在以往见闻的基础上切入伊拉克。因为伊拉克共和国与一般共和政体不同,萨达姆总统的个人影响力就像章鱼的触角,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阶层。就在我第五次访问巴格达之际,一位资深外交官仍然用“金字塔”来形容萨达姆政权的稳固。按这位伊拉克问题专家的说法,今天的伊拉克很像当年文化大革命的中国。而在敌视萨达姆的西方国家看来,萨达姆及其复兴社会党的未来是无法预料的。
五。 最好的txt下载网
萨达姆和复兴党的“先分别在每一个阿拉伯国家夺权执政,然后在整个阿拉伯范围实现统一,最终恢复阿拉伯祖先的光荣”的梦想,就像共产党要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一样令洋人害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始终对叙利亚、利比亚、埃及、约旦、伊拉克等国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持警惕态度。只不过面对强大的社会主义阵营,必须把精力放在防止共产主义扩散上而无暇他顾。苏联解体,热衷阿拉伯复兴社会主义的萨达姆、卡扎菲迅速暴露为矛盾的焦点,成为英美生活方式的对抗者,最终成为打击目标。
我在开罗曾经请教过一位美国记者:为什么不许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老兄理直气壮地告诉我,中东石油是整个地球的“血库”,必须保证绝对安全,所以不允许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存在。我接着问,以色列也是中东国家,为什么它就可以拥有类似武器?这老兄说,因为以色列每隔四年就进行一次全民大选,政体健康。而伊拉克永远是萨达姆一人说了算,一个人说了算的独裁国家随时都可能危害整个人类。我继续往下问为什么,不料这老兄极不耐烦地打断我:“别问了,现在就是要打他!”可见狼要吃羊是不需要理由的,更何况伊拉克吞并科威特,自己主动为西方送上了一个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依我个人褊狭的眼光看,伊拉克犹如一位天赐美女,自恃美丽而怀春,但红颜薄命,因“怀春”招致持续的残酷蹂躏,而且由于“冶容诲淫”无人同情。在42天的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持续空袭伊拉克的飞机超过10万架次,其中最紧张的几天,巴格达空隙密度高达每五六分钟一个波次。此后是接连10年的封锁禁运,数不清的“沙漠”行动……
六
海湾战争是20世纪钢铁含量最大的战争,它使第二次世界大战奠定的两极格局土崩瓦解。这是历任美国总统前仆后继、始终追求国家利益的必然结果。反法西斯巨人罗斯福、冷战总统杜鲁门、欧洲解放者艾森豪威尔、青年才俊肯尼迪以及约翰逊都试图以武力进入中东。进入70年代,尼克松、福特、卡特通过《戴维营协议》促使萨达特、贝京达成埃以和平。海湾战争终于给乔治·布什机会,美军再次以拯救者身份打了一场世界大战,名正言顺地进驻海湾。克林顿总统把这种有利的军事、政治态势固定下来,并转化成其他利益资源。
历史上每过一段时间,超级大国都要用武力解决陷入“死结”的棘手问题,这对任何国力不够的国家都是惨不忍睹的悲剧。一次大战的德、意、奥,二次大战的德、意、日,都因战败蒙受屈辱,进而牵连站错队的小国弱国。今天,坚持几十年反帝的萨达姆已经连一个盟国都没有,仍然悲壮地“追求阿拉伯世界的统一、自由和社会主义”。作为政治家,萨达姆总统勇气可嘉,可战争受害者却是那些既无美国护照也没有绿卡的伊拉克人民。
一进巴格达(1990年12月~…
说到10年前的海湾战争,我总忍不住珠泪潸然。那是我生命中的华彩乐章,当时我还不到30岁,还没尝过和女人同居的滋味,我担心自己就这么“夭折”了,“不孝有三”,对不起奉行传统的爷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