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章:急君父之所急(第2/3 页)
这个要从地形说起,“邯郸”的西边是太行山,荀国在太行山修建了“壶口”这个关隘;然后“邯郸”的东边是大河,北边是沼泽遍地的“甲氏”,南边则是一片平原。
在那种地形之下,汉军攻克“壶口”肯定要付出一些代价,得胜再进军到“邯郸”必然成为疲惫之师。
到了“邯郸”的汉军,他们会在跟荀军主力对上,荀国还能从“邯郸”的东面和南面调兵,那么抵达“邯郸”的汉军也就有可能陷入遭到三面合围的窘境。
所以了,到时候是荀军被歼灭,还是汉军被歼灭,着实有点不太好说。
另外一个,邯郸赵一直以来的风评非常差劲,他们背叛赵氏主宗并未能够洗白,后来面对晋国一再变动也无动于衷,明明能够及早加入到吕武的事业却刻意避开,谁能保证赵胜会不会玩一手与中行吴合谋或进行交易,把汉军给卖了呢?
赵琦再一次带着失望离开了。
“大汉如今首要乃是休养生息,与外邦交勾连,怎可吞韩便再有出大兵举动,哪怕用兵还有比吞并范国更合适的对象吗?”这是吕阳自己的想法。
上一次,吕阳跟吕武聊到汉国的未来,提到可以找机会把范国吞了,面对的是吕武似笑非笑的回应。
那么一件事情让吕阳认为自己看待事情还是太简单,不断思考自己的那位父亲到底有什么想法。
“公子,王上当前专注‘长渠’之事。”虞平提醒道。
虞平是虞显的儿子,很早就送来汉国,当前是吕阳的“仆”,也就是负责太子出行车马的一个职位。
吕阳当然知道“长渠”的重要性,说道:“正因如此,诸侯安能使我如意?”
他有自己的一众属僚,就是被“流放”五年的时间,太子臣属也跟着在外流浪了五年,尽管在内没有能够经营其它,倒是让他们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了。
一身武士打扮的人叫葛康,他是葛存的嫡长子,任中盾,也就是太子内卫官。
吕阳回到汉国,除非吕武要废了他的太子位,要不然该给的待遇肯定要给。
所以,吕阳的一众属僚,他们是什么职位,回到“长安”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都配齐了。
因为有被“流放”的经历,不止吕阳回国之后想要有所表现,太子所属也有着很强的紧迫感,一致认为应该对国家起到作用,能够立功当然最好了。
他们只是“预备役”而已,实际能干的事情太少,建言、纳言也就成了立功的渠道了呗。
“公子,不若向王上请命往‘高陵’督建长渠?”虞平提议。
君王不是重视“长渠”吗?太子很懂事的急君父所急,肯定能加分的。
葛康却是说道:“我等前往或有夺功之嫌?再则言,长渠按部就班即可,岂能显我等本事?”
宋豪颔首,说道:“大军征战‘汉中’,有窥探蜀地之意。大汉极重军功,公子若有所为,臣以为请命往‘汉中’方是首选。”
这个宋豪是宋彬的二子,他的大哥早逝之后,成为顺位继承人,在太子这边担任卫率,也就是太子卫队指挥官。
军功这玩意?吕阳并不缺。
尽管只是名义上,吕阳还是主持吞并秦国的人,后来也在征战义渠和乌氏一再立功。
只是吧,有那么一个成语叫“时过境迁”,五年的流放在外让很多事情在人们心中变淡,再则以前的功劳其实都是吕武安排得妥妥当当,让吕阳去当那个“摘桃子”的人罢了。
现在肯定没有“枪杆子里出政权”这句话,一些该有的觉悟,到了一定身份地位则是一定要有。
吕阳沉默了一小会,才说道:“我去求见父上。”
众太子属僚赶紧慎重其事地站起来,齐刷刷对吕阳行礼,盼着能够马到功成。
正在接见楚国公子罢敌的吕武得到请示,想了想让吕阳过来。
楚国的使节团抵达“长安”已经有一段时日,早先与之接洽的是太行令梁兴。
这个也是一种必然步骤,汉国需要先搞清楚公子罢敌的来意,双方先将该谈的事情取得共识,再让一国之君出面来最终敲定。
“公子有往‘姑苏’经历?”公子罢敌好奇地问了吕阳一句。
所以吧,吕阳遭到流放,其他诸侯国不太好说,楚国好像知道那么一回事,并且还对吕阳的行踪保持关注,只是没有针对性做点什么。
那个“姑苏”在五湖东面,是一座位于“吴”西边的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