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3/4 页)
徐州四面,两面被沮授包围,另一面环海,沮授,愕然见成为了陶谦进兵路上的绊脚石。
徐州,陶谦府上,一干幕僚、手下纷纷在座。
“陶公,沮授出兵占了沛国,于我徐州形成两面夹击之势,可见其心不小,陶公还需速做打算。”屋中,一身量修长之人,长身而起,冲着陶谦拜道。
陶谦看去,乃是陈家陈登,心中有些暗怒,强自压下开口问道:“哦,元龙大才,既然已经看出,不知有何可以教我?”
陈登此人,素有才干,且陈家在徐州乃是正宗的世家大族,陶谦能有如此成就,也是多亏了徐州世家陈、曹两家。只是这陈圭、陈登父子二人,心中看重家族胜过一切,是以陈家虽然臣服在陶谦手下,陈登却从不以主公称呼,日子久了,陶谦心中不悦之情越积越浓,对于陈家渐渐疏远了。
陈登上前再拜道:“陶公,沮授手下有二将,徐荣、文丑,此次出兵旗号不明,如今我等尚不知是谁领兵在外,此事需尽早确认,此乃一也。东海之北,乃是琅琊,陶公何不遣一人前往,琅琊诸葛家与陶公素来有旧,南北夹击之下,沮授不足为虑,此乃二也。”
原本,陈登之策尚还不错,只是任其再聪明,也没能看透诸葛瑾早年布下的局,殊不知,沮授,正是诸葛家的人,有诸葛瑾在身后支撑,又岂是一个陶谦可以阻挡的。
第一百零八章:李典谋,太史用计
陶谦听完陈登之语,想起汜水关、虎牢关两处战场上,诸葛瑾及其手下那勇猛果决的身姿,也就是在那时,让得这个年过古稀之人胸中燃起了斗志。
“元龙之言大善,我这就书信一封,派人前去琅琊。”陶谦大笑,眼前仿佛看到了沮授被其降服,跪倒在其面前。
陶谦心中大是兴奋,如此做派却是惹恼了一人:“主公何必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今我有丹阳精锐十万,铁骑五千,天下谁可阻挡?况且那诸葛瑾手下文臣猛将不少,相较于沮授来言,更是难缠,主公莫不是忘记了汜水、虎牢两关,诸葛瑾麾下士兵那种一往无前之势?主公须知,驱狼容易逐虎难,主公三思。”
屋中,一八尺壮汉怒目而立,一番话说的慷慨激昂,到真是将陶谦雷住了,低着头,沉思良久,陶谦刚刚下定的决心动摇了,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道:“曹将军所言不错,此事便就此作罢,诸葛瑾非一般之人,若得一机会,定然会扶摇而上。如今正好有着沮授在中间作为缓冲,其尚且威胁不到我等,如今我们必须要想办法壮大自己,向北不成便向南,扬州刺史陈温无才无德,以致扬州一地百姓困苦,暴乱不断,我们还是商议一下,出兵扬州吧!”
不去说陶谦想要攻伐扬州,在戏中、沮授二人动手之时,程昱,也没有闲着。
三万大军后勤补给,对于有着甄家支持的诸葛瑾来说,自然是毫无压力,摆在程昱面前的问题,却有两个:一是孔融,作为一位当世大儒,孔融的影响力是十分强大的,目前来说,孔融任齐国相,一无犯错,二无伤民,若是要攻取齐国,于道义之上便不能说的过去。
再者是袁绍,乐安郡本是青州之地,韩馥硬是将手下闵纯安排在了乐安,程昱原本就是一玩弄智谋之人,论起对人心的把控,在诸葛瑾阵营中,绝对是属于顶尖的。韩馥一碌碌之人,不可能会有如此眼光,这一手安排,将其身后之人暴露无疑:袁绍。
袁绍如今据有并、冀二州,势力大涨,若是诸葛瑾将手中所有实力整合至一处,程昱自然有信心将袁绍挡住,只是如今名不正、言不顺,若是此时交战,恐怕拼的两败俱伤还是最好的结果。
程昱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什么好的主意,船到桥头自然直,叹息一声便下令大军出发。
大军悄悄行至临朐,丝毫没有引起别人的主意,悄然间将东莞与齐国两郡相邻之处控制了起来。大军停下当日,程昱连夜升帐点将。
“曼成、子义,你们两人素来沉稳,如今我们拼的就是时间,此次定然要抢在乐安郡得到消息之前,将齐国拿下,再迅速将乐安扫平,若是让得闵纯向冀州袁绍求援,乐安想要拿下来便不容易了,到那时,乐安定然会成为直插青州的锐器,有什么想法,你们两个也来说说吧?”
“嗯,这两地人口比较稠密,散落分布了几十个县城,想要一口气拿下却是有些难度,我是这样想的,程公你来看……”李典跟随皇甫嵩学艺几年,战略眼光比之之前不知长进多少。
李典说着话,将程昱引至桌上一幅地图旁边,指着地图上比划着:“济南与着两地毗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