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3部分(第1/4 页)
“华夏军”的武力优势暂且可以放在一下,对于军队的补给控制也可以放在一边。此刻看起来,这件事“华夏帝国”却全在“人心”上下功夫,而且不是在什么读书人又或者说什么官的身上下功夫。
对于所谓的读书人与官,就只有一条路。尤其是后者,“华夏帝国”初初一成立,几乎就把大宋的官杀了个精光。也是,细细一查,就没有一个屁股后面没屎的,结果自然是造了无边的杀孽。
但“华夏帝国”却收民众之心,虽然那个什么“福利股份”因为人口的众多,而变得稀薄起来。但那却是暖人心的一件事,再加上养老与医疗保险,说白了百姓们扔掉现在的一切跟着“华夏帝国”实属再正常没有的事情了。
也恰是因为看明白了这件事,张文谦此刻的心思与过去那是大相径庭了。因此在亲王忽必烈过世之后,他受到哈桑相召,要他与自己一起潜伏在赵旭身边的时候,张文谦丝毫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看到赵旭脸上的笑容,张文谦在哈桑的暗示了,纳头便拜。
“旭爷在上,今天张文谦有幸跟随明主,还望旭爷不怪仲谦鲁钝,只求跟随在旭爷身边,执马坠镫也罢……。”
“言重了,仲谦先生言重了。不要怪赵旭慢待,实在是脸上之伤让人无可奈何的紧呢!”
赵旭的精神很快就因为哈桑带着张文谦的来访而消耗了一大半,不过随后他还得要耐着性子听张文谦所说的天下大略。倘若他不听,可不是个贤明的王者该有的风范呢。
对于天下的大略,赵旭没有什么兴趣。不过对于王者风范,他可是有着极大的兴趣的。因此他叫宫人摆下了酒席,与哈桑以及张文谦一起对坐而饮,算是摆足了“隆中对”的谱了。
“华夏军装备优异,如果我们放他们长驱直入,只怕失了地盘还要受到巨大损失。不过虽然华夏军军力极强,但他们对于粮草、弹药的补给,全凭后方运输。因此我们只有诱敌深入,断其粮道,自可使其不战自溃。到时大事可成也!”
赵旭听着张文谦满足的之乎者也,但也品了品对方的看法。从张文谦的话里他听得出来,这与哈桑的想法相似。都是以亲王忽必烈的地方为战场,且战且退但又路设伏兵。
如此“华夏军”孤军深入的同时,势必难以分兵形成完整战线。如果及时断了“华夏军”的补给,到时只消画地为牢,那么明春进犯的“华夏军”必然无路可逃。只不过与哈桑的计策相比,张文谦的计划之中多了这么一项。
“旭爷,要想彻底断掉华夏军的后路,全军都且战且退当然不成,因此我们得有人守得住城池。之前听哈桑军师说过,旭爷欲以刘龙卫大军在前,贺。龙卫雄兵在后,以收前后响应之效。不过就仲谦而想,却该是两军皆于一线部署。以华夏军必选一路而透之,到时一路且战且退,另外一路拒战不出。等华夏军全军深入之时,却是隐藏的另外一路全军出击之日。
此乃仲谦投效旭爷所设之计,不知旭爷您意下如何呢?”
122章 汉人归华夏
正是因为前章的故事,贺齐不得率军借着冬日攻取亲王忽必烈的旧地。然后据地而守之,当然他们并不打算与华夏军决战,但能够先期发现并逐步抵抗,一直退到由赵河负责防御的,并营建出大批防御工整的哈勒合林城与“华夏军”摆出决战的模样。
事实上,这时刘千所率大军,则会随后出击,断了华夏军的粮道。只要哈勒合林守得一天,那么“华夏军”就要饿上一天,相信以“华夏军”消耗粮食的速度,到了哈勒合林城下应该也撑不了几天了。
张文谦在叙述此计的时候,告诉赵旭这是亲王忽必烈在蜀地之战后,与自己一起讨论“华夏军”的战力,并根据他们的战略商量出来的作战计划。
对此当然会引起赵旭的注意,毕竟“华夏军”能够打败30万蒙古大军,其实力绝对是值得人关注的。但同时赵旭也可以清楚的听出来,“华夏军”对于弹药、粮草的依赖到底有多重要。
因此,张文谦还提出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应该把蒙古汗国的汉人都挑出来,并驱赶到亲王忽必烈的地盘上。对于这件事,张文谦是如此说的。
“旭爷,此计我说了怕您不爱听,因此不知当说不当说!”
喝了酒的赵旭这时大概也感觉不到脸上的伤痛了,事实上是雪茄烟抽饱了,鸦片起的作用。
“但说无妨,此值大敌当前之际,我们大家之间当言无不尽方好。无论计策成与不成,难道我还会怪罪于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