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页)
,修正自己的思路。但是,我们最不应该做出的牺牲,就是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左右摇摆,脱离初衷!
生命的把柄握在自己手中
春秋战国时代,战乱纷争,身体强壮的男子都被征兵送上战场。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同时出征打仗。很快,骁勇善战的父亲屡立战功,做了将军,可是那做儿子的一直默默无闻,没有什么突出的表现。
又一场战争开始了,嘹亮的号角吹响了,隆隆的战鼓如雷鸣般响彻在营地。父亲把儿子叫到面前,庄严地托起一个极其精美的厚牛皮箭囊,箭囊镶着铜边儿,幽幽地泛着光。箭囊里面插着一只箭,从那露出的箭尾不难看出此箭是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的。想必那箭杆、箭头一定更加出色。
父亲拍拍儿子的肩膀,郑重地说:“这枝宝箭是祖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一直带在身边,所以能力量无穷,勇往直前。不过你千万不能抽出来,这是祖上的遗训。”
看着这个精美的箭囊,想想宝箭的神奇力量,儿子兴奋不已,在他眼前似乎出现了壮烈的画面——嗖嗖地箭声在耳旁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倒下,自己则所向披靡,众士兵羡慕不已,最后把自己推举为将军。
随身携带宝箭的儿子上了战场,果然英勇非凡,表现出色,为这次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很快,儿子就得到了提拔。当士兵们的羡慕声和首领的夸奖消散后,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忘情地欣赏给他带来好运的宝箭,最后,他把父亲的叮嘱抛到了九霄云外,呼地一声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骤然间他惊呆了——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带着这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要是真的在紧要关头,我怎么办?我岂不是只有死路一条?”想到这里,儿子仿佛顷刻间失去了支柱的房子,轰然坍塌下来。
受用一生的忠告 第三章(2)
下一场战争,虽然儿子依然带着“宝箭”,但是他最后还是惨死于乱军之中。
父亲找到了儿子的尸体,拣起那柄断箭,看到了“宝箭”有拔出的痕迹,沉重地叹息道:“你不相信自己的意志,而把希望全都寄托在外物上,是永远也做不成什么事的。”
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把柄寄托在外物上,把胜败的希望交给别人的时候,他自己的意志就丧失了,或者说如同悬空在一根发丝之上。一旦发现自己的处境和未来是如此悬乎,他就会后怕,就会畏惧,就会胆怯,直至最后崩溃。
这样危险而愚蠢的事情也许就在你身上发生,有的人把自己的前程依靠在父母的“铺路”上;有的把事情的成败寄托在“熟人关系”上;有的把将来的安定幸福托挂在配偶身上;有的把生活的保障下注在资助和救援上……
若生命是箭,其核心和把柄应该握在你自己手上;若要箭坚韧,若要箭锋利,若要箭准确,你需要的是磨练它,同时还要磨练自己,磨练的不仅是技术,还有意志。意志是一种无坚不摧的力量,当你坚信自己时。
遇事先求己
有一个佛教徒遇到了一件麻烦事情,他走进庙里,跪在观音像前叩拜,希望观音菩萨能够给予自己力量和帮助。当他叩完头时,抬头瞟见了身边有一个人也在那里叩拜,让人惊奇的是,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
等那个人叩拜完毕,佛教徒忍不住好奇地问:“世界真是无奇不有,你长得和观音菩萨竟然一模一样!难不成你是真的观音菩萨?”
“没有错!我就是观音。”那个人回答道。
佛教徒更加奇怪了,接着问:“既然你本人就是观音菩萨,那您为何还要来此地虔诚地叩拜呢?”
“因为我遇到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啊。”观音菩萨笑道,“但是,求神又有什么用呢?我只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遇事先求己,麻烦少三分。
所谓“自助者天助之”,自己不想办法解决问题,坐等别人的帮助,寄希望于命运的安排,最后的结果往往很悲惨。
在困难的时候多想想自己本身,那里藏着许多尚待开发的潜力。只有在经历困难和磨难的时候,这些潜力才会在最大程度上得到激发。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求助于父母、朋友,你就是在放弃开发自身能力的机会。一个一遇到问题不自己思考就请求老师帮助的孩子,永远无法体会到自己开动脑筋、揭开谜底所带来的成就感和欣喜。
从现在就开始,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求助自己,问问自己到底有多少是能够自己解决的,能解决多少你就解决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