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被一些才子名士看做清高孤傲了,如果这名声传出去,怕是长久不了。
去年那个名动一时的董小宛不就是因为清高,最后得罪了客人,被鸨母责难,自己负气离开的吗。
所以李贞丽的不满是有理由的,柳如是从心里都不怪李贞丽。
就连柳如是自己也劝说李香君出门见客,但是李香君就是不肯,柳如是知道这是对自己的尊重,可是反而让自己为难。
如果换做别人柳如是就要以为对方想撵自己走,真是这样就好办了,大不了一走了之,柳如是还不怕找不到容身之处。
但李香君绝不是这样,是真心陪伴自己的,自己反而不能走。
柳如是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所以开始闷闷不乐。
今天突然有人送来一首诗,柳如是一看,哪里是什么诗,而是一首十分特别的小调,柳如是看到这首小调,第一时间就想起了一个月前看到的那首见与不见的小调来,柳如是早就知道了,那首小调是杨潮以周瑞的名义写的。
很快,李香君也来找柳如是,同样也拿着一首诗。
诗的韵律并不算好,但是李香君却兴致很高,因为这首诗中有句“不负如来不负卿”。
很显然,单凭这句“不负如来不负卿”,这首诗就足以流传了。
此时李香君还没有发现诗句的问题,没有联想到杨潮,柳如是指出来后,李香君才觉得古怪,当即就把那个送诗来的王潇给叫了上来,当即就问是不是杨潮所作。
王潇当即坦诚道,确实是杨潮所作。
柳如是只是奇怪,李香君却已经改了态度,上次还以为杨潮的是无赖,见与不见不过是从哪里抄来的小调,现在看来确实有点怪才,李香君做事干脆,当即就派人请杨潮。
柳如是不置可否,她上次被杨潮戏耍,虽然已经过了些日子,但是心里还是不服气。
因此也不阻拦,而且心中已经想要刁难一番,好报上次的一箭之仇。
“柳姐姐,这小调倒也奇怪,没有格调韵律,偏偏读来有一股味道。
若多些这样的小调,倒也能办一个诗会了。”
李香君想的也别致,从来都是办诗会、词会,谁听过小调也能做会了。
柳如是笑道:“那这还是头一遭了。”
李香君道:“这才好呢。”
不怪李香君能红透半边天,对这种文人风趣的敏感,确实胜人一筹。
这时候丫头香雪敲门:“小姐,柳姑娘,杨公子到了。”
李香君道:“让他进来!”
说着自己已经走向门边,请人得有请人的礼节,从小就受到严格的礼仪教育的李香君,可不会失礼。
但是这次柳如是却没动,就一直斜倚在窗边,她很喜欢这个姿态,能让她观赏街景。
有时候也以这个姿态,在后院的花厅,那时候可以看到秦淮河的风景。
门打开了,两个年轻公子,一起躬身,李香君盈盈屈膝回礼。
“呵呵,杨公子,久闻大名。光临寒舍,恕未远迎!”
李香君憋了一股笑意,她本来是有意打趣杨潮一番的,可是见到杨潮那一刹那,就忍不住了,因为她突然想起就是这个人,竟然戏耍了聪慧无比的柳如是。
这天下让她李香君佩服的人不多,柳如是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可是杨潮当时戏耍柳如是,手段之高,让人惊叹。
杨潮也感到奇怪,自己跟李香君没有什么交情,除了上次在窗口看了一眼之外,这次还是第一次见面。
让杨潮奇怪的是,从李香君眼里,他看到一股难以忍耐的笑意。
不由觉得,自己是不是哪里有问题,脸上有花,头发太乱,还是没拉拉链。
杨潮还小心的收拾了一下自己,这才跟着李香君走进屋里。
屋子是复式结构,入门是一面纱质画屏,上面是清淡的兰花。
入门后,就有一股淡淡的香气弥漫,让人不由疑惑是不是那画屏上的兰花发出。
绕过屏风是一个堂屋,里面陈设极为典雅,中间有一面圆桌,房间左右也都有家具,整体却不繁复,显得相当的清雅,但都摆的恰到好处,级让人感到有层次,又不让人觉得杂乱。墙上有几幅字画,写的疏落大方,杨潮也没机会看是谁写的。
正对面是几排窗子,最中间的窗下有一张紫檀雕螭几案,几案只有一尺大小的几面,却有四尺高,显得又高又瘦。
几案除了雕花外,上着紫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