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江崎与李的实力在伯仲之间,为什么无法获胜呢?她自己分析其中原因,表示:“在比赛的途中,有一瞬间失去了战斗力。”
“比赛到一半时,‘搞不好会输’的念头瞬间在脑海出现。结果之前‘绝对要赢’的信念,就转变成‘想要赢’了。”
她的心中浮现了“可能会失败”这句话,这便是预知。一瞬间浮现在脑海的预知完全地命中,如同预期,江崎错过了金牌。与其说如同预期,应该说那唯一一瞬间的预知,招致了与自己期望不同的结果。这样说也许比较正确——让之前的斗志发生中断、带来了失败的结果,便是“可能会输”这个预知、预感所致。
比起四年来都以金牌为目标、不断高涨与磨练的斗志,一瞬间的预感反而威力更强,具有惊人的作用。
在运动的世界里,预感会立刻转变为现实。因为在短时间内,胜负会清楚而戏剧化地出现。这时就像江崎所分析的,会很清楚什么样的预感与什么样的结果有关联,而且证据确凿。不过这个原则并不限于运动。不管是执行业务、考试,还是谈恋爱,都适用这同一个原则。
?觉得这个工作好像不会顺利→失败
?觉得这个目标自己好像办不到→无法达成
?觉得不可能考上那所大学→落榜
?她不可能会爱上我→被漠视
塑造结果的,就是预感、预知。
猜中的预感VS猜错的预感
那么,所有的预感都会猜对吗?当然有的会猜对,有的会猜错。很不可思议的是,我们都会认为越是不好的预感,越会猜中。
“这个工作应该不会成功吧?”“今天的生意可能不会顺利。”“这个重要的行李可能会忘在架子上。”
不经意想到的这些事,往往都会成真。
越不希望料中的预感,越会如愿。
不好的预感会命中,是有它的理由的。其中之一,就是不好的预感没必要努力。另一方面,好的预感要实现,是需要一些努力的。
例如,我在二十八年前邂逅了一位女士。姑且不论她是否为美女,但对我来说是一位非常具有魅力的女性。我心头一惊,一开始我就有“也许会跟她结婚”的感觉。
“不,一定会结婚。”
当时的我很受欢迎,同时和许多女*往,那个时候甚至认为可能会把所有人的运气都用光。从心头一惊的那天起,我便和她们分得一干二净。然后我开始热烈地追求她,使出了浑身解数,终于掳获她的芳心,现在她已是我的妻子。
当时我所感觉的“也许会跟她结婚”,是一个好的预感(应该是),所以必须要努力。如果不愿意和女友们一一分手,拿出勇气来追求她的话,预感一定会失败。
另一个理由就是:即使一样命中,但不好的预感容易残留在记忆里。当我们自身安全或性命受到威胁时,多半会产生不好的预感,不好的预感和不好的事情是息息相关的。自我防卫本能会启动,把那件事当作更强烈的记忆保留下来。
所以,我们的大脑记忆的失败资料要比成功资料来得多。即使一样命中了,好的预感总是会被遗忘。
会的预感VS不会的预感
所谓不景气,是不好预感的累积。大家都会有负面思考,如果尽是不好的预感,则预感会不断命中,摆脱不景气就变得极为困难。
在这种状况下,听到久违的好预感,真是令人高兴。——并不是财务部长官或日银总裁的谈话,而是退出阪神球团、加入大联盟“Mets”的选手新庄的“预感”。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你的大脑是否过得不愉快?(3)
在球季开赛前,新庄对记者群说:
“我觉得在大联盟的第一棒应该会有安打。之前第一次比赛都是安打,所以我想应该会击出安打吧。”
在棒球评论家或运动节目工作人员笑成一片的画面中,我没有错过新住所说的话。他在日本没有得到优异的成绩,不可能会在大联盟中活跃。大家应该在想,他只是随口说出第一棒会是安打这种妄言吧。
可是我早就知道新庄会击出安打。
因为当他被问到觉得第一棒会是如何时,他并没有回答:“我想击出安打。”“我觉得会是安打。”“应该会是安打吧,”这绝对是一个好预感。
果然,他在初战的第一棒中就击出一支飞越内野手头顶的安打,一位解说员将它评论为“很有新庄风”。
可是,那原本是出局的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