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部分(第3/4 页)
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
“婉姐,你看这个夜光杯是玉的吗?”张陵突然过来,轻轻拉了一下小婉的袖子。
小婉跟着张陵走过去,看到那只锦盒里摆放着十二只小巧玲珑、晶莹剔透的酒杯。
前世的时候,小婉曾经跟关一支考古队,挖掘过一个汉代古墓,里面就有一组白玉雕琢的夜光杯。为此,她还曾经查过一些资料。据西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载:西周(约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国王姬满应西王母之邀赴瑶池盛会,席间,西王母馈赠姬满一只碧光粼粼的酒杯,名曰“夜光常满杯”。姬满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从此夜光杯名扬千古。夜光杯造型别致,风格独特,质地光洁,一触欲滴,色泽斑斓,宛如翡翠,倒入美酒,酒色晶莹澄碧。尤其皓月映射,清澈的玉液透过薄如蛋壳的杯壁熠熠发光。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小婉用手指摩挲着沁凉的杯壁,轻声吟道。
那个波斯胡正在不远处坐着,闻听之后便是眼神一亮,起身过来道:“好诗,不知道小娘子可否留下墨宝,将这首待写下来?”这几句官话却说得字正腔圆,十分流利。
小婉似笑非笑地看了他一眼,又轻轻地弹了一下杯壁道:“诗自然是好诗,你这液光杯可未免有些名不符实。”
波斯胡的脸色顿时一变,大怒道:“小娘子,话可不能乱说,我虽然是个外国的商人,可也不能容忍有人这么污蔑我。”
“婉姐……”张陵轻轻地拉了一下小婉的衣袖。
“没关系。”小婉向他笑了笑,示意他安心。这时,张杨氏等人和店里的几名客人都注意到这边的争执,都向这边围拢过来。
小婉却不在意,对那波斯胡道:“污蔑不污蔑我不清楚。但是,我知道真正的夜光杯是用优质名玉雕成,抗高温,耐严寒,盛烫酒不炸,斟冷酒不裂,碰击不碎。如在夜晚,对着皎洁月光,把酒倒入杯中,杯体顿时生辉,光彩熠熠,令人心旷神怡。你这杯虽然质地晶莹,但并非是美玉雕琢而成”
波斯胡顿时愕然,旁边的一些客人也顿时议论起来,波斯胡脸上的神色很是变幻了一阵,嘿了一声问道:“那依你所说,我这杯子不是美玉雕琢而成,又是如何制作的?”虽然语气依然不善,但声音却降了好几度,不再咄咄逼人。
旁边的人自是觉得那波斯胡已然心虚,可是看向那十二只夜光杯的目光更是诧异……横看竖看,都应该是玉质的。
小婉淡淡一笑,虽然她前世不是品评玉器珠宝的专家,但好歹过手的古玩也逾万,对于一些材质的手感还是非常敏锐的。刚才手一放上去,她就知道这东西是玻璃制作的,而不是什么玉器。
对于这一点,她并不觉得惊奇,玻璃最初是由火山喷出的酸性岩凝固而得的,大约在公元前3700年的时候,古埃及人就已经制造出玻璃制品,而波斯人能够用玻璃制作出如此考究的夜光杯,也就不稀奇了。
她拈起一只夜光杯,轻轻敲了两下道:“说它是夜光杯,倒也不算错误,毕竟用它饮酒,也有和传说中的夜光杯的效果。但是,如果将它当作真正的夜光杯来卖,那就不太合适了。因为这种夜光杯的制作材料非常低廉,再精巧,与玉器也不会等值”
“这位小娘子,你还没说这夜光杯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围观的客人中,有人不耐地喊道。
“别急,马上就说了。”
小婉也不恼,微笑道:“这种材料的叫法可能各地都不一样,我管它叫做‘玻璃’,这是由几种矿石混合,烧制而成的,掌柜的,我说得可对?”她看向那个波斯胡。
那名波斯胡此时尴尬无比,幸好一脸的大胡子略为遮掩了些,不然这脸上的模样就跟开了染料坊似的,精彩无比。他往来中原多年,知道中原虽然有瓷器,却没有如此精美的玻璃器皿,而且这玻璃器皿虽然不如玉器昂贵,可式样精美,制作起来也颇为麻烦,所以就以玻璃充当玉器,倒也心安理得,没想到今日竟然被人揭穿,顿时无地自容。
这时,旁边也拿了一只夜光杯把玩的张陵好奇地问道:“婉姐,你是怎么知道这杯子是玻璃而不是玉的呢?”不只是围观者,连那个波斯胡也好奇地想知道她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呵呵,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手感,玉器发凉,而玻璃有温润的感觉。然后就是对着光源看,玉器质地紧密,而玻璃由于加工方法的原因,里面会出现各种形状、大小迥异的气泡”
“我来试试”张陵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