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第2/4 页)
,用的年头挺多,手感上气密性差多了。他载着一位新疆朋友飞走了,老左在地面做回收,带着大会统一安排的皮卡车去跟踪球的飞行,当天风不大,几十个球都朝一个方向飞去。在市里左丹的球飞的很低,一起一落跨越障碍,显得成熟稳健,不慌不乱。他们飞过市区到外环路的地方,陆续选择场地降落了。左丹降落的地方较小,有树有电线,但他在这种天气里飞行很有把握,一次着陆成功。而刘岱柱这边第一落点在路边水泥沟里,按说是很理想的,如果球停下,在路边收球能省很多事。但他下降速度快,反弹后第二落点在路下边很远的沙土坑里,老左不让他排气,谁想到晚了一步,球放倒了,老左跑过来说:“把球拉到路上来收省事多了,在这里收球大家都得受累,只有往上抬了。”
练习试飞很成功,最满意的是飞行员都认为气候条件好,起降场地方便,如果都是这种天气,这次新疆活动肯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晚上,**。50辆热气球车队载着吊篮燃烧器,在体育馆前集合列队,在警车和先导车带领下,车辆全部打着双闪灯光,浩浩荡荡向市区主干道驶去。这天晚上正逢喀州50年大庆烟火晚会,与热气球夜间**相互辉映,使阿图什全城都沉侵在一片欢乐的喜庆之中。
热气球*车队开进市区繁华地段,边走边有节奏地*表演,吸引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前来观看,看着少数民族人群中的一张张兴奋的笑脸,给人们带来了欢欣和喜悦。阿图什维吾尔族人口具多,若不是语言不通大家一定能充分的交流。*车队通过路两边密集的人群,绕主干道走了一圈,每次*都迎来人群的欢呼声,*车队刚过,只见万朵礼花升上夜空炸响,天空礼花赞放,地面*车队如火龙腾飞,这场面十分壮观,非常难得一见。
9月8日,2004年“中坤杯”南疆国际热气球赛暨中国热气球巡回赛在阿图什市体育场南侧跑马运动场举行了轰重的开幕式。领导讲话后,由于风大,原定的比赛科目《猎狗追免》无法进行,比赛临时改成超风速下的热气球起飞表演,组委会在50个球队中首先选了5个球队和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为到场的观众做起飞表演,所谓起飞表演是因为热气球起飞后随风飘走,现场的观众只能看到它的起飞,而看不到途中飞行和降落过程。
现场其它飞行员都集中到这5个球队中来,每个球队都有很多人手,鼓风的、拉顶的、粘顶的、把进风口的,从来也没有这么多人忙活一个球,一个鼓风机闲慢,又加一个鼓风机,一边一个,几分钟就把球吹起来,然后就开始加火,热气球先后竖了起来。球一立起来就随风飘动,地勤人员把吊蓝围成一圈,当听到大会发出起飞的命令,每个球的主飞都加大火焰,一个接一个地起飞了,一瞬间热气球飞出了很远,起飞最漂亮的是北京选手吉绍魁啦,他在大风的吹动下,热气球斜势通过主席台后才升到空中,起飞姿势向大型飞机,慢慢拉起,飞向天空,顿时引起全场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这5个球起飞后,又有3个球队进行表演,他们也分别安全起飞。热气球自由飞的气象条件要求起飞时的风速不能过每秒6米的速度,而当天的风速已经超过这个气象标准。这8个球队的飞行是为开幕式祝幸满足到场观众的要求,组委会才破例安排的,在这种条件下飞行,才能真正使热气球飞行员得到锻炼,充分显示他们的智慧和勇敢精神,他们不但挑战自我,而且挑战自然,反映出人类战胜自然的一种豪情。
左丹在这次表演时始终在刘老师左右当助手,这种超标天气他从来没飞过,他感到很振奋。球起飞后老左本想找他和师兄高峰在主席台前照张相,就是找不到人,左丹回来后才知道,他在刘老师那忙完,刘老师和他说:“风太大,你就别上球了,跟回收车到前面接我。”左丹回答:“明白”。于是带车到前方迎接老师安全着陆,收球时累了一身汗才回来。
8个热气球在大风中起飞后,他们在热气球上丝毫没有感到在大风中飞行的紧张或恐惧,这是因为热气球飞行原理决定的,不管多大风,只要热气球在空中飞行,尤其在高空没有参照物情况下飞行,一点也感受不到有风的感觉,热气球的飞行速度与风速相同,所以,这次飞行除了为开幕式表演起飞外,没有任何比赛任务。然而,当他们起飞后空中风速又逐渐减小了,使飞行变得非常轻松,在空中欣赏阿图什的景色成了起飞后唯一的飞行任务。
下午,竞赛飞行科目《指定目标》,总指挥吴功玉主任通报气象指标,发布比赛任务,要求运动员自选场地起飞。飞回主会场向地靶投标,按标志袋距离靶标中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