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3/4 页)
北区的三榕巷子口,荣娘家的铺子中。
荣娘从买了馒头的一些苦力嘴里,听出了一些消息。
当晚,荣娘就跟夫君刘之烨谈了此事。
“是有这么回事。”
刘之烨没隐瞒,也是实话实说道:“我听差役提过,建业城附近的一些县城,全数的严防死守。不许东南路的那些灾民往建业城而来。”
“那水灾很严重吧?”荣娘问道。
“从六月下旬,见天就是雨,一直下到了七月上旬。”刘之烨的神色也是凝重的,他说道:“这一回,朝廷也没拿出了什么震灾的行动。”
“我就怕,今年的秋赋又要加啊。”刘之烨说了他担心的地方。建业城这等繁华的朝廷京城,肯定是外面天灾人祸了,这里还是歌舞升平的。
那又如何呢?
就是如此繁华的建业城,那富丽堂皇的还是内城啊。
在外城的四个区,依然有许多活得穷困的百姓,每一年的季冬,依然有饿死、冻死的人。
“你这一提,还真个有可能。”荣娘表示同意了夫君刘之烨的话。这时代的朝廷,哪个出了问题,最容易头疼医头,脚痛医脚。
拆东墙补西墙,这是常事儿。
总之,那赋的名目繁多,有些时候,连差役贴了公文,要念时,可能都得对着公文念了名目繁多的赋。
税,那是朝廷的正税,这个是有定制。
可赋不同,那弹性可就大了。
实际上,历朝历代的税,真心都不高。奈何那个弹性大的赋,可就是要人命的苛政了。毕竟,你架不住朝廷想收就收,衙门想倒腾一个名目时,就倒腾出来一个名目。
若不然,为何讲了草民二字?
那就是说平民百姓,低如草芥,在那些士族豪门眼中,不值得一提。毕竟,司马氏的天下,与其共治的那是士族高门,与平民百姓没半毛钱的关系。
百姓嘛,羊牛而矣,需要时,随时宰了亨煮,又如何?
平常年月,剪一剪百姓身上的羊毛,那就更是小事儿。这便是百姓似羊,朝廷似刀,年年剪羊毛。
“咱家管不了别的,只能照顾好自己。”刘之烨安慰了妻子荣娘,说道:“放心,以咱们的家底,能应付过去的。”
荣娘点了点头。她当然知道的,以他们家的家底肯定没问题。毕竟,若是荣娘这等里正之家,都破家的话。
这建业城都得哀鸿遍野了。
过了夏天。
进入了秋季。
秋天,一个丰收的季节。可对于老百姓而言,却不是太友善的。因为,东南路的水灾,朝廷表示要震济。于是,大晋朝廷的治下,又是加赋了。
朝廷若想收一文钱,到了下面,真是收刮百姓时,官吏们不翻上了几倍的话,那真是不可能的。
那又如何呢?
朝廷高官们的旨意,有天子的印玺,那是诏告天下的。
各处的衙门,肯定不会放手了这等上下齐捞的好机会。
秋。
东南路的更南边,有大股小股的造反队伍,起来反抗了朝廷的收赋,更是杀了小吏小差役。
对此。
朝廷就是派兵剿灭。
桓大将军的儿子,桓小将军的军队一直扎根在靠着大江的南边。这是离着建业城的距离嘛,并不是特别的远。
于是,太和帝派了天使,去宣了圣旨。
由桓小将军冷兵,南去灭了乱民。桓小将军在天使名面的圣旨,暗中的另外一些好处下,当然,那些好处嘛,是太和帝的意思。
桓小将军在利益面前,自然是同意了。
桓小将军领兵南征了,又不是打仗,就是剿一剿乱民。这等功劳,于桓家军而言,那可谓手到擒来。毕竟,桓家军一直以来的对手,可是大魏朝的国军这等百战胜军。
战场上的撕杀,让桓家军那是真正的边军,而且个个老兵都有真本事的。
建业城。
皇宫。
太和帝从传旨的太监归来后,就是心情非常不错。特别是确切的得了秘奏,桓家军南下后。太和帝就更加的开心了。
“此事你办得不错。”
“赏。”
对于传旨的太监,这个太和帝的心腹,太和帝自然是赏赐了一翻。
太和帝是得意了,更是高兴了。当然,这不过是帝王大业的第一步。在太和帝的心中,一直以宏大的目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