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第3/4 页)
的倒下,连原本应该有的痛苦呻吟都听不见。他们的使命仿佛就是杀戮,无尽的杀戮。
而这群黑色战神中的唯一的一点白色(“雪龙驹”),高踞其上的李宇轩更是成为阿特伯里士兵心中的冥皇。他的五尺长剑指向何方,紧随其后的那条“黑色巨龙”就冲向何方,无情的吞噬着阿特伯里士兵年轻的生命。
经过“黑龙骑士团”一次又一次的冲击,阿特伯里军的整个队型已经破碎不堪,将士们已经抛下手中的武器,开始四散而逃,希望能够躲过死神的召唤。
面对溃败的敌军,李宇轩也没有过于紧逼,毕竟自己这方面的人数不多,能以较少的代价取得胜利是他求之不得的。李宇轩指挥着他的下属向前继续突进,在经过半个时辰左右的厮杀,终于与苏米的部队汇合到了一处。
另外一面由李放率领的一千“黑龙骑士团”所遇见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在李宇轩,苏米两军汇合约一刻钟后,也突破了敌人了战线。三支部队终于按照战前预定的方案汇合到了一处。
战斗到了现在,阿特伯里军已经完全丧失了军心士气,四散溃退,战场形势完全转到李宇轩军的手中。而当郎中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首级策马奔至李宇轩面前时,李宇轩知道他已经取得了自己军事生涯中的首场胜利。那颗首级不是别人,正是阿特伯里骑兵的统领将军戈麦斯。
身为一军指挥的戈麦斯,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自己会在战场上输给一个十八岁的少年,而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征战沙场十余年的他会死在一名第一次上战场的二十岁新丁刀下。
阿特伯里两万骑兵,战死疆场者一万三千七百三十一名,伤者三千二百二十八名,伤亡总数为一万六千九百五十九名,被俘虏的有两千九百六十九名。逃回布林关的仅有七十二骑。
苏格尔方面伤亡一千五百七十三名,其中“黑龙骑士团”伤亡仅为一百零四名。
双方伤亡比率竟然达到了惊人的十比一,在惊叹李宇轩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同时,亦可见“黑龙骑士团”的攻击威力。
通过这场战斗的胜利,李宇轩确立了自己在军中至高无上的威信。而另一个值得一提的则是年仅二十岁的郎中,在斩下阿特伯里军骑兵总指挥官戈麦斯的首级后,他开始得到李宇轩的信任和重用,并以“血刀之名”扬天下。
同样是这场战斗,李宇轩改变了洛水平原的军事态势,以此为转折点,战争的主动权开始由阿特伯里一方转向李宇轩。
两万骑兵的覆灭,对阿特伯里而言不仅仅意味着三分之一的兵力被消灭,更重要的是其机动部队的丧失将直接影响到以后阿特伯里军的军力调配和部署。而在部队的机动性上,李宇轩一方无疑占据了一定的优势。
帝王历173年11月23日,正在行军途中的里梅尔收到了前方斥候的战报。上面的数字简直令当了一辈子军人的里梅尔不能相信这是一个事实。两万骑兵全军覆没,统领戈麦斯将军亦战死沙场。但随后而来的两份战报也同样证实了这是一个无庸质疑的现实。
两万阿特伯里士兵,两万年轻的生命就这样长眠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里梅尔双眼湿润了。但他毕竟是一名征战多年的老将,是阿特伯里此次远征的总指挥,他要为剩下的近四万名将士的生命考虑。
清醒后的里梅尔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现实:在继徐守义之后,自己面前又多了一个可怕的对手,甚至比徐守义更为可怕。如果自己大意轻敌,很有可能会使此次阿特伯里的远征功亏一篑。
当日晚,里梅尔的两万多步兵抵达德诺镇,部队原地休整,同时派出斥候前往苏格尔,以便掌握对手的实际情况再决定下一步的计划。
回到苏格尔的李宇轩并没有和他的将领一起庆祝胜利,而是将自己一个人关在了书房中。
此刻他面前桌上放置的正是盘龙古剑天龙的镇国之剑。
也就在昨晚,这柄剑在他手中夺走了几百名阿特伯里士兵的生命。在回苏格尔的路上,自己一直都在思索这是一把怎样的剑,竟然能控制人的心神。
从昨晚李宇轩用此剑砍下第一个敌人的首级时,他就觉察到附在此剑上的凌厉杀气,其气势甚至超出了自己本身所散发出来的斗气。每斩杀一名敌人,李宇轩就觉得剑上的杀气重了一分。到后来,已经不是李宇轩在挥剑斩杀敌人,而是剑本身在引领着自己不停的制造杀戮。虽然李宇轩的身体已经不受控制,只是几近麻木的在战斗,但其心灵深处的那一点意识依旧保持清明,没有受到剑本身杀气的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