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部分(第3/4 页)
,说道:“伤痕未愈,万勿劳动,恐触了风,疼痛又要加剧了。”一面说着,一面便在床上坐下,细问窝阔台相迫的情形,夏公主将前后情由一一告知。也遂皇后不觉长叹道:“嗣君的所为,简直不顾人伦,幸得贤妹有此一举,可以使他略知敛迹。这件事情,非但保全了贞节,并且大有造于蒙古哩。”夏公主也叹道:“先皇在日,威震寰中,灭国四十,但西北余孽未尽,札兰丁时时觊觎,倘若稍有间隙,便要死灰复燃。东南金、宋犹存,自鲁国王木华黎殁后,将帅无人,深为可虑!先皇若在,原足以慑服金、宋,使之不敢妄生他念,现在赉志以殁,嗣君若不大加振作,非但不能平金灭宋,承继先皇的遗志,恐怕金、宋二国,养足气力,生聚教训,还要报复前恨哩。此时宫中除了皇后以外,恐无一人可以训导嗣君,令他觉悟。还望皇后把此中的利害,为嗣君开陈一番,使他奋起精神,以竟先皇未竟之功,方不负当日恩眷一场。就是将来死后,在九泉之下,也可以对先皇了。”也遂皇后听罢此言,连连点头道:“贤妹之言,使我茅塞顿开。当即宣召嗣君,加以训饬,令其奋发有为。”遂即辞别夏公主回到正宫,传宣窝阔台进见。
原来成吉思汗在日,因孛儿帖死后,正宫虚席,内政无人主持,便将也遂皇后升为正宫。也遂皇后处事明敏,驭下又复宽严得宜。内廷之中,上自妃嫔,下至宫人内监,莫不敬惮。
成吉思汗见她处置阃政井井有条,心下甚喜。就是诸皇子见了也遂皇后,亦十分敬重,视同生母一般,因此窝阔台即位之后,秽乱宫闱,凡是成吉思汗的嫔御,悉皆烝淫,唯对于也遂皇后深加敬礼,奉为太后,朔望朝谒,颇尽孝道。现在忽闻宣召,不知有何事故,便匆匆地来到宫中,行礼已毕,向也遂皇后问道:“未知母后宣召,有何慈谕?”也遂皇后劈口问道:“你可知先皇弃了长子,命你继统的意思么?”窝阔台陡经此问,一时回答不来。也遂皇后又接着说道:“你在兄弟之中,排行第三,揆以立长之义,如何轮得到你呢?只因先皇见你小心谨慎,处理事情,颇有见识,所以撇去你两个哥哥,命你继统。
乃是要你能够继志述事,混一寰宇的意思。自即位以来,不闻施一善政行一美举。所作所为,大悖伦理,如此下去,怎样能够振作呢?“窝阔台经此一番训责,羞惭满面,坐在那里,连一句话也回答不来。也遂皇后又道:”现在宋、金两国尚未灭亡,我们的敌人很是不少,先皇在日,立意要灭亡金国,所以在弥留的时候,还嘱咐大臣,传语嗣君,要灭金国,须得借道南宋,由唐邓直捣汴梁,使他不及救援,方能得手。那时我随侍军中,亲自听得先皇谆谆嘱咐,群臣想已对你说过,怎样即位许久,还不问继续先皇的志愿呢?“窝阔台不俟言毕,即拱身说道:”先皇遗命,俺也日日在心,所以金国遣使吊丧,并赠赗仪,俺都原使发回,以示决意绝好。本要立即进兵征伐金国,只因先皇在日频年战伐,府库空虚,毫无储蓄,不得不略事筹备,并非敢违先皇遗命。今日既蒙慈谕,当与诸大臣商议出兵的计图,以竟先皇之志。“
说毕,告辞出外,召集群臣,会议伐金之事。耶律楚材首先言道:“用兵之事,第一要粮饷充足,三军始有恃无恐,克奏肤功。我国连年征伐,先皇攻城略地,所得财物,立即分赏于将士兵卒,并无丝毫积储。现在要伐金国,必须预筹军饷,要筹军饷,宜立十路课税之法,则军饷自能充足,不忧匮乏了。”窝阔台闻言,即命耶律楚材举行课税。耶律楚材遂将全国分为十路,每路派课税正使一员,副使一员,悉以文人担任。课税之法既立,耶律楚材因蒙古风俗弊陋,不可不加改革,欲加改革,非以周孔道德为治不可。又知窝阔台浊乱内廷,大受也遂皇后申斥,方才有些感悟。耶律楚材即乘此机会进言道:“古来人君,以马上得天下,断不能以马上治之。‘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之言,实为万古不易之常经。主子不欲不南图中原,混一天下,继承先皇之志则已;如欲承先启后,亡宋灭金,武备固不可不修,文治亦不可轻忽,宜将尚武轻文的旧俗加以改革,文武兼资,敦厚民俗,则郅治之隆,可以试目而俟了。”窝阔台闻言,深以为然。遂于武事之外,兼尚文治,因此蒙古风俗,渐渐改变。且后忽必烈统一中原之基,实在于此。然推其原故,乃是夏公主砍臂拒幸,触动窝阔台廉耻之心。耶律楚材始得乘机进言,改良政治,移风易俗。故元代的功臣,要推夏公主和耶律楚材为首了。
闲话休提,单说窝阔台整兵筹饷,秣马积刍,于即位的第二年春季,亲自伐金。与皇弟拖雷,及拖雷之子蒙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