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部分(第2/4 页)
重点,重点是,这和她有没有关系呢?
“没有,说是少了一耳,这些年一直在外面养着。据说如今也立了些功名,就快回来了。是我们三房的娘家堂弟。。。。。。你认识贾谨?”明璐说了一半回过味儿来,诧异地问道。
明玫忙道:“不认识不认识。只是当年焦家拜寿时,我见过他。”
。。
唐家大太太本来在孝期,不应该上门的。但得了信儿,却还是素服来了。好在这是妹妹家,大太太同孝期,贺正宏个战场拼杀出来杀人无数的,遇鬼佛挡道也敢砍一刀去,也不在意。
唐大太太拉着明玫,又是感慨又是感激:“。。。。。。真是多亏了你了。。。。。。老太太留下话来,等你成亲时,她的私房都给你。”
明玫愕然,又留遗产?原来她这么招老年妇女的爱呀。——那谁,未来婆婆要年纪也大点儿该多好啊。
忙忙推辞:“不行不行,这不合规矩。”
唐家那一窝子远的近的子辈孙辈,如今还个个给老太太披麻戴孝着呢,她算谁呀能轮到她,这不招人恨嘛。
好一番你来我往的推辞,唐大舅妈见明玫推的诚,心里明白明玫的顾虑,便道:“我的嫁妆也有许多,如今,都给了你吧。”
明玫又是一番推辞,唐大舅妈不允:“原本我想着,老太太的东西已经不少了,我只添三两样自己的就成了。你既不要老太太的,我的嫁妆就不可再推辞了。反正,留着也是留着,我也没有女儿可以添妆。”
可那是该给唐玉琦的,如今抬到霍家去,日日刺霍辰烨的眼么。明玫说什么也不肯要。
唐大太太给的诚,但明玫推的绝。最后不了了之,后来添妆礼时,到底送了许多难得一见的物件,还在明玫的嫁妆单了亲添了许多现银,还有两个庄子,两个铺子。
“小七你知道么,你五表嫂她,在西南已经过世一个多月了。”
那时战事未平,消息难通。唐玉琦也不敢来信儿。后来大捷,才捎回信儿来。
明玫吓一跳,从来没听说呀。闻言只喃喃道:“怎么会?”
唐大太太叹道:“咳,都是命。那时明明西南乱着,她偏跑去南襄城找琦哥儿。后来琦哥跟着裴家大军往北行军,担心当地的乱民和西羌扰边的小股游兵作乱,便让她去唐拉城躲躲。结果在唐拉城,偏就遇上了西羌蹿过来的蛮兵。。。。。。”
唐拉城地处西南边陲,是个犄角之地。不管是裴家大军北进,还是西羌破关入侵,都距此甚远,且又易守难攻的地势。这样的地方,一向不是西羌眼中的菜,以前西羌大军进犯,都没有绕道去动唐拉城半分,所以,这里向来安全。
但当时韩家在京的家眷被收监的消息传出后,韩将军悲愤,已申请带兵随大军北上了,那里只剩下些许兵将守城。
就因为韩将军家眷都留在唐家城,于是依然有不少在西南的将领家眷往唐拉城去避乱,其中便有邢茹萍。
偏就因为这么多家眷都往唐拉城跑,竟然引起了西羌兵的注意,那蹿过界的蛮子兵头就带人偷袭了唐拉城。
邢茹萍就这么,香消玉殒了。
明玫深深叹息:“还那么年轻,宣哥儿定哥儿还那么小。”
想起当初她找不到孩子,气急败坏的,又想冲她发飙又不敢得罪她的纠结样子还历历在目。那虽然只是个局,但看着她焦急,自己还是觉得很解气。可如今人真没了,却只余慨叹。
终于事过天晴,孩子平安,老公载誉,该她受用的时候,却撒手了。。。。。。
唐大太太也深深叹息:琦哥儿随信,说了明玫被他带累名声,他这次定然是非她不娶的。。。。。。结果,偏就差这么一步,他那边随军还没到京,这边赐婚圣旨已下了。
都是缘份。
当时接到琦哥儿的信,唐大太太就想上贺家来,致谢,安抚,再给她透个音儿,顺便问好孙子去处,赶紧接回来。
结果偏公公和男人说要等一等,等琦哥儿凯施回京后,圣上下过褒奖明旨了再接回孙子,这样更保险一点儿。结果,那里一迟疑,这里已经有了明旨。
唐大太太想起儿子的来信不由头痛。自己儿子多年的心思自己怎么不知道,如今这么辛苦去挣了军功回来,还是不能如愿以偿。。。。。。
他们母子已经分离这么多年,难道还要母子分离下去?
两个月后,已回京的卢佩仪去霍家见明玫,细细说起了这段唐拉城往事。
明玫才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