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部分(第2/4 页)
关倩倩摆手打断,“我不过开个玩笑,做什么还认真起来?”顿了顿,耸肩道:“罗里吧嗦。”
冯卓荣听了,脸上起了些薄红。
冯卓秀蹙着眉看关倩倩,“前头你不还嫌我大哥穿的太简陋,今个穿个新衣裳,不挺好吗?”
他本是随口的一说,以为关倩倩定要和往常一样咧他几句,谁料她却意外闷着头没吭声。
他心里稍感意外,却也没多想,又要拉着冯卓荣往厅里去,“谁知道她今个犯了哪门子脾气?别理她,爹娘昨个下午就来了,这会儿都在厅里头。”
冯卓荣看看关倩倩,有些欲言又止,却等不及开口,已给冯卓秀揽着肩头往台阶上去,上了廊头,他叹息了一声,甩开冯卓秀的手,蹙眉看他:“卓秀,你也是个十六七的少年了,往后说话稳当些。”
冯卓秀听了,微不可见点点头,“大哥,你别见笑,我跟关大姐这样说话,习惯了,别看她有时嘴不饶人,却不是个小心眼的。”说着说着,他住了嘴,连点了几下头,嗯嗯地道:“行了,我知道了,以后注意着。”
冯卓荣这才点点头,进厅去跟他爹娘叙一阵话儿。
没一会儿,赵启明跟周氏一齐来了。
他俩昨个收到请帖,忙备了礼,今个一早便赶来,按着请帖上的地址一路寻了来,刚进大门,就双双给大宅子震住,在外院东看西瞧了好一阵子,齐齐感叹着关家如今的变化,心里的震撼是无法形容的,既是羡慕姐妹俩的生意做的顺,如今有了这样大的宅子,同时又替她们感到高兴。
如意把他俩领进院中,请他们随意瞧瞧,直说是这样大的宅子,不是姐妹俩能买的起的,不过是寻了一户熟人家租下的宅子。
赵启明听了,点点头,只管叫她外头迎客去,说是跟她婶子两个不拿自己当外人,里头左右是熟人,瞧一瞧宅子便无去。
如意出门去后,他俩进中院去跟关全兄妹俩打过招呼,寒暄一会儿,只在四处转一圈瞧瞧,见关家今非昔比,比起数年前,倩倩跟大勇过日子时,镇上那小铺面开业的冷淡场面,如今钱赚着了,只租个宅子就是县里富贵人家的派头,三进的气派大院子,到绣工坊里瞧一眼,绣棚,绣架,针线布匹,一应设施又是最好的,眼瞧着院子里人人眉开眼笑,周氏便想起赵启财两口子来。
启财跟红梅两个如今的光景,怕是任谁也想不到吧?
正心里头唏嘘着,胳膊给人碰了一碰。
“今个大喜的场面,别吊着个脸子。”赵启明低声提醒她一句。
周氏忙挂上个笑容,信步转出外院,走到如意身边去,在旁瞧着她从从容容招呼着村里赶来的乡里乡亲,暗暗感叹着这几年如意的大变化,闷不做声瞧了一会儿,上前拦她,“阿如,你上里头歇一歇,婶子跟你大嫂在这头招呼。”
如意一回头,见了周氏,马上扬起个笑,“大婶子,你啥时候站我后头?咋不进里头坐着去?”又说:“我在这忙,你上里头歇着去。”
周氏看着她,眉眼慈祥,“你呀,长成个大闺女了,跟着你关家哥姐,日子能过到今日这个份上,婶子今后也就彻底放了心。”
一时之间,如意也就想起了小时候在赵家的情形,那时候,她心底常年有一个不敢说出的小小念头,大婶子是赵家对她最好的长辈,什么时候大婶子可以变成她的娘,该多好?
这个时候再想起这念头,一时觉着好笑,一时心里头涌起的又是满满的心酸,她瘪着小嘴看看周氏,“婶子,以前的难处都过去了,今后你有空,常来看我。”
周氏先一怔,良久微笑一下,点头叹道:“是啊,难处都过去了,如今看看,倒是你这小家伙最叫人放心着了。”
如意见她今个情绪格外大起大落,心里不由寻思起是不是赵家有事儿?寻个空便问:“大婶子,赵家现今过的好不好?玉翠是不是嫁来了县里?”
周氏叹了一声儿,今个这样大喜的日子,本不打算提起赵家的事儿,这会见如意问,回头朝后头看看,不见了丈夫,这才叹声道:“今年夏里,赵家逢了大变故,你大勇哥在外头赌钱,得罪了镇上的大户,叫人告到衙门去收了监。”她想起玉翠的事情,又是一叹,“李氏为了筹钱,家里但凡能卖的全卖了去,又给玉翠说一门亲,收了隔壁村断了弦的刘家六吊子钱儿,说好隔日便抬走,玉翠这孩子……”她叹了叹气。
如意心里想着,嫁给个老农民,玉翠怎么会肯?她脑中闪过那日二姐形容的胖中年人,忙问:“是玉翠跑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