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部分(第3/4 页)
:“人言三圣双奇乃武林中泰山北斗,想不到合五人之力的嫡传弟子,竟说出这种泄气的话来,好!你既然认败服输,我也不为己甚。”
忽然笑容一敛,正色道:“韩家寨不是等闲之处,脱身即走,算你命大,下次再被擒住,就没有这种便宜事了。”
话落时,一声轻啸破空扬起,身形如电,掠下峰头。
韦松急叫道:“马尼留步,在下还有话说——”
但马玉龙充耳不听,去势迅捷,瞬息没于夜色之中。
这时.夜色正浓.旷野中寒风瑟瑟,林木萧萧,除了远处韩家寨闪耀着点点星火,周遭漆黑一片。
韦松独立在峰顶,怅惘许久,心里刹时间翻腾着种种惊疑和忧愁。
从马玉龙的武功判断,韩婆子必是“祁连鬼叟”传人,这一点已经不容置疑了。单看马玉龙所用轻身提纵术和歹毒邪功,修为只在韩氏兄弟之上,但是,却有几点疑团,使他猜测不透。
第一、韩婆子既是金银双钓的母亲,怎的韩氏兄弟武功,竟反不及师弟马玉龙?
第二、金银双钩投靠万毒教,到底是否出于韩婆子主意?如果是,怎的一直不见韩婆子露过面?如果不是,她为什么不予阻止?
第三、祁连鬼叟是否还在人世?这位马玉龙行事反复难测,他对自己,是真的傲慢不肯服气呢?还是别有用心?
他冷静地回忆太平县城那件不愉快的事.总觉马玉龙的言词,十分牵强,假如他果真有意要跟自己较量胜负高低,可行的方法很多,为什么却画蛇添足,让自己先被银钩韩铁山诱捕,然后装着欧辱,替自己解开穴道,眼睁睁看着鲁克昌带了艾长青逃走,却不出声拦阻,反一意引自已到荒山中来较量?
这种行为,明眼人一看便知,那马玉龙引他到后山来,较量是籍口,真正的目的,恐怕只是在告诉他一句话。
哪一句话?“脱身即走,算你命大,下次再被擒住,就没有这种便宜事了。”
韦松想到这里,心中豁然而通,不禁笑道:“马玉龙啊马玉龙!你虽是一番美意,韦松却不是贪生畏死之人,韩家寨便是龙潭虎穴,韦松也要闯上一闯。”
长身而起.双臂猛伸,快如星丸飞射,落下山蜂不多久,重又回到韩家寨庄墙外,侧耳一听,在中正人声沸腾,灯球火把,正忙乱万分。
韦松冷冷一笑,转过身子,径奔后寨而来。
韩家寨中房舍节比,人口甚多,所谓后寨,乃是靠近山麓一楼房,但因另有一个宽敞的大花园与前面房舍隔离,是以后寨就显得独成一格,也清静得多。
韦松循山麓而行,大约半盏热茶光景,已潜抵后园侧面,倾神凝听,前寨人声隐约可闻,园中奇花异草,芳香扑鼻,远处一间小小的阁楼上,仍然亮着灯光。
他小心翼翼越过围墙,藉花影树丛掩遮,缓步移至近处,仰头向楼上一望,却见楼窗之上,有人影晃动。
韦松暗想:后园已是金银双钩母亲居住之处.那韩婆子既是“祁连鬼叟”传人,武功当然不弱,千万谨慎,别被她发现痕迹才好。
意念及此。警觉更深,退后几步,身形轻折,悄没声息地跃到一株高树上。
树梢距高楼窗,是少也有一丈七八,但他因心存戒惧,不敢靠得太近,只好隐在树上,运功遥遥倾听楼中动静。
小楼中,人影共有两个,全是年纪轻轻的使女,似乎正在忙忙碌碌准备什么物件。
过了片刻,窗门“呀”地打开,从楼中低头走出两名青衣女婢。
前面一个大约只有十四五岁,手里捧着一只古铜香盘,盘中放着线香和一个红木木鱼,后面一个年纪较大,约在二十左右,捧着一册书籍。
两人都是低头从房中走出来,在楼外平台上布置好一张香案,却摆了两张椅子,上首一张交椅,披着虎皮,下首却仅用一幅平常锦缎当作椅垫。香案布置妥当,那年长使女恭恭敬敬将手中书册放在香案上,扬起脸来,似在倾听,忽然轻声喟叹道:“今天夜里,不知又为了什么,闹得满庄沸腾,这么晚了,兀自没有安息?”
年幼的一个接口道:“听说是昨日捉住一个娃韦的少年,天黑以后,从牢中越狱逃走了,现在二当家正派人追捕呢!”
年长的摇摇头,感叹地道:“作什么孽!人家既然逃了,能罢手便罢手,何苦赶尽杀绝—一”
年幼的一个却笑道:“玉兰姐姐,你哪儿知道,听说那姓韦的少年十分了得,一身兼数家之长,如今正和二当家作对,若是真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