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人的家也常常换地方。到了一个城市,名字怪怪的,叫
“佛山”。但城里没有佛,也没有山。
见到爸爸了。想不起有多长时间没见过他了。我表现得很冷静,没哭,也没笑,我仍处
于“脑震荡”的状态中。也许想家想得太累了,一颗心干干的,皱皱的,像一团用来缝背心
的旧手绢。
爸爸倒是笑了,拍了拍我的肩膀说:“怎么弄得像个小叫化子?”那神情很像一个连长
见到了掉队后归队的士兵。
我找不到话说,拘谨地坐在爸爸的办公室里,一副痴呆儿模样。
爸爸蹲下来仔细看看我,问:“怎么了?”我困难地抬起发硬的舌头说:“什么时候回家
?”爸爸说:“妈妈和弟弟正在江西外婆家……”他话还没说完,我突然喊了起来:“我
要回学校——”我起身往外跑,爸爸追上来抓住我说:“你不想家吗?”我说:“就不想
!”我心里很恨爸爸妈妈,我很想大声说:“是你们不给我家,是你们先不要我的,我也不
稀罕要你们。”
许多年过去了,一直没弄清楚,“家
”对我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一想到“家”,脑子里就乱,就魂不守舍,心里又慌又痛又
怕,却又充满期盼。这期盼太深太长,像悬崖像深谷,远看,无限风光,近看……它无法
近看,我从未走近过这无边的期盼。
1994年6月
补
白
这篇文章最后一段所说的“家”,后面有许多潜台词。它代表
了安全感、父母之爱、家
庭亲情、精神依托、人生的出发点、活着的基石、成长的源头等等。童年的经
历使我对家庭保持着若即若离的状态。多年来,“家”对我来说,不是港湾,不是养伤地,
它让我感到紧张、拘束。在外漂流久了累了想回家,但是回家几天之后就想走,就想一个人
呆着。一个人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呆着才能让我精神放松。对于家,我既不懂索取也不懂付
出。我从小习惯自己打理自己,我不相信家。
第11篇�认知日记�(1)
2003年7月1日星期二上午11点
给亚力、吕雷打电话,分别托他们帮妈妈找诊断专家。
有时我会想,我有一些这样的朋友,平时大家君子之交淡如水,一旦需要帮助时,一定会尽
力而为,不图回报。在这样商业化的社会里,能有这样的朋友,我很感恩,也深感荣幸。
昨天下午散步时,我得到启示,其实我已经开始恢复健康了。目前必须着重要做的一件事,
就是时时提醒自己,我现在是一个健康的人!
()好看的txt电子书
“应当一无挂虑”。“忘记背后,努力面前”。我现在面临一个急需解决的心理问题:明明
已日趋健康、正常,但心理还没适应转变。就像一个被大鱼刺狠狠卡了喉咙的人,医生已经
帮助我拿出了那根危险的鱼刺,险情解除了,可以回家恢复正常生活了,可我还觉得痛,总
觉得那鱼刺仍横在喉咙里,仍几乎不敢呼吸,不敢动弹。仍揪心、紧张。
刚才陈志红来电话,我们谈到了要珍惜自己。
随笔
准备好了吗?愿意回忆吗?2003年4月2日到4月12日,怎么过来的?不是瞒过了专家
吗?不是
不用吃抗抑郁药吗?4月12日上午,你在广州的珠江两岸连跑两家医院,连看四个科室,然
后呢?你再无路可逃。说吧。
我眉心中间痛,胃脘有一个大硬块,恶心想吐。我想跑到楼下草地晒太阳。我没什么想说的
。最近我又开始累,不想见任何人,不想打电话,不想接电话。一个上午过去了,真的没话
可说。别逼我。
你不要害怕。帮你开个头好吗?4月1日上午那位精神卫生科主任给你开的药叫做
“阿普唑仑
”,它是抗焦虑的安眠药。你晚上临睡前半小时服一片,入睡难的状况有所改善,对不对?
别再磨蹭了。你怎么坐不住?你已经喝了一杯咖啡振奋精神,吃了一根香蕉一块黑巧克力营
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