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第3/4 页)
。但是这条渠绝对不好修,首先是地形,黑山峡本来就在六盘山脉附近,根本就是高山中的峡谷,因此工程一开始就是打隧道。好不容易出了山区,接着的地形又是黄土高原的沟壑地貌,打完洞又得填沟。可是在以十万计的为了土地免费劳动的民工努力下,渠道总算是修到了河套地区,进入了毛乌素沙漠,并且尽挑沙漠中的高脊处修筑,这样将来更方便引水灌溉。
此时就在赵书礼移民计划推出的时候,渠道已经穿越了毛乌素沙漠,经过狭窄的一段绿洲草原,又一次进入沙漠之中,这个沙漠叫做库不齐沙漠。
已经引水进入的毛乌素沙漠,在秦汉时代可是水草丰美的地方,匈奴也跟秦汉政权没少争夺过这里。但是经过千年的过度开发,土地沙化严重,但是其中仍然有相当多的绿洲存在,现在引入了黄河水后,苏方计划利用这些绿洲为据点,加上支渠渠道把这些绿洲连起来,然后以此为中心向沙漠中心不断的蚕食,最终消灭掉沙漠。
这个计划刚好跟赵书礼的新移民计划吻合,因此直接苏方的水利和刘澍的民政部门临时组成一个移民委员会,转职处理移民和开荒工作。
跟以前的移民计划不同的是,这次的规模庞大,虽然每户还是只有二十亩土地,当兵的给五十亩,可是这次涵盖的范围却不仅仅局限在山西周边,而是以河南和两湖这些正在经受兵灾,且人口众多的地方。而且不仅仅是这些地方,甚至在四川两广江浙地区,赵书礼也设置了移民局,用官方手段跟当地整府交涉。
通过政府的大力支持,加上政策的给力,一推一拉之下,移民潮再次涌起。
仅仅到1926年年底,河套地区新增加移民130多万,绥远总人口达到了700万,在塞北各地区超越了热河排名第一。
在农业移民的同时,孔韧这次的工业招商竟然也取得了难以意料,异常惊人的成功。
他首先是所编了过去的计划,这次的计划,细节更多,更详尽。同时他大肆利用了赵书礼北收外蒙的功绩,很是忽悠了一批,真心实意抱有实业救国梦想的爱国资本。而在此申明了绥察蒙的经济政策和各种优惠,本来这些政策已经实行了数年,在商人圈中也已经传开,此次他再次申明,又加以强调。还大打赵书礼跟苏联和德国签订的关于商业合作的条约,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等他从山西直隶北京天津青岛上海一路做过,最后到达广州的时候,吸引到了数百家企业。
其中知名的有,南阳的兄弟烟草公司,大鸿火柴厂,水泥厂,南洋爱国豪商黄奕住也决定在包头等地建设一些自来水厂,改善这些黄河沿岸城市居民的饮水质量。更多的是,南方苏杭上海等地的繁盛的轻工业,原本办纱厂打算去开办一个毛纺厂,织布的打算扩大产业增添织呢设备到北方办厂。
四十九节 小跃进
虽然企业数量众多,但是签署的资金量却不大,根据协议数额如果都能落实的话,总数只有八千万银元,平均下来每个企业竟然只有十几银元。因为其中很多家完全是凑数的,或者根本就是个体户,可能老板是一个刚毕业的学习工科的学生,一时心血来潮就宣称自己要实业救国,至于能投入的资金恐怕连一台机床都买不起;也可能是一个木匠,想要开一个木器店。为什么这么多没有资金的人物会积极参加呢,不完全是感情因素,实业救国的口号已经不及当年那么响亮了,主要原因包括孔韧宣传的一个优惠,那就是低息的贷款。这是他临行前,赵书礼答应的,款项由赵氏银行和徐新六的银行承担。
赵书礼仔细的看了一遍,不停的用笔圈着,最先是那些投资规模大的企业,有自来水厂,烟草公司还有百货公司等。在这些企业中,赵书礼又重点的圈出了几个,有从天津来的制呢厂,最终赵书礼的目光落到了一个这样的企业上。
永利制碱公司,在公司的简介上这样写着:1926年8月,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本公司产“红三角”牌纯碱荣获最高荣誉金质奖章。
赵书礼在该公司旁批示曰:可提供贷款!
批阅完,赵书礼心中长叹,纵观整个中国,这竟是唯一值得给予贷款鼓励的公司,中国的工业基础太薄弱了啊。此时赵书礼坚定了一个信念,光靠私营或许效率会高点,但是恐怕一百年也无法完成中国的重工业化吧。
于是他立即找来刚刚回来的孔韧,跟他讲了一个新的理念,国家出面建设大型重工业企业。孔韧认同,但是担心资金为题,赵书礼说现在银行中有大量日元贷款,另外德国人的信贷额度也会慢慢兑现,这些都是资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