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4/4 页)
,头至四胡同,有多家珍宝古玩店,有人就在这里建立了“青山居珠宝市场”。
关如水:古先生,您所说的,是珠宝,不是古玩。
古冬杨:老先生,我下面要说的才是古玩。
古冬杨:所谓古玩,是近代人创造的名称,在古代远些的时候,现在人所说的古玩,不过就是当时人们观赏或使用的器物。后来,这些东西一点点的被淘汰,失传制作工艺,再一点点流传到至今的,成为稀有之物,又再不能重塑,成为孤物或孤物类的就是古玩。
关如水:有些道理。
古冬杨:而北平,自清朝以来,到民国之初,经营这一行当的,则多在前门外大街正阳桥五牌楼一带。造假古董的则在起后街,也形成一市。
关如水:古先生,老朽领教了,不过方才我已说过,我对这一行当是门外汉,也向来不做收藏。所以也没法儿与古先生探讨这一行当的奥秘,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古先生今天如果还有其他的事尽可以说,如果没有,老朽年迈不易久坐。
古冬杨:好,关老先生,晚生今日来,其实也不是想和老先生探讨古玩行当,只是慕老先生大名,关家又是城中的大户,所以前来拜访,以求日后关照的。更想表达一下心意。
古冬杨将随身携带礼品盒奉上。
关如水:古先生,素无来往,不敢妄受厚礼,还请古先生收回。
古冬杨:关老先生,薄礼而已,不呈敬意(将礼合打开,里面露出一方砚台)
关如水搭眼一看:嗯,好一方端砚,只是不古。
古冬杨:老先生好眼力。确是端砚,也确实不古,所以称薄礼。
关如水:好,我收下。不过,有一句俗话,叫作来而无往非礼也。我也有一礼物相赠。(对关善耕)善耕,去我的书房,把架上盒中的笔架拿来。
关善耕:是。
善耕到关如水书房中,拿来,递上。
关如水接过,递与古冬杨。
古冬杨接看:老先生,好一个碧玉架,也不古。
关如水:识货。年轻人,你这样有学问,应是作学问的人。但恕老朽直言,古先生应该将学问用于仁正、善行方面,那功德就是无量了。
古冬杨:老先生,如何以此言教晚生?
关如水:古先生,没听人常说吗?古稀人可观面相取人品,如一恶人,虽为美相,却眼含杀机,内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