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我们给他人的印象和感觉,我们并不知晓,我们在他人眼中是什么人,我们也无从知道,我们只能从他人对我们的态度中,知道自己在他人的眼中的位置,在与他人的比较中,知道自己是个什么类型的人。
我有一种摆脱不掉的感觉,那就是,这个世界是表象的,虚假的,不真实的。因而,我在理智上漠视这个世界。我努力寻找它本质和真实的一面,探求它发生和发展的最初动因和最终目的,但我仍不能确信我所寻找到和探求到的,就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或者真的有一个真实的世界。
并不存在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我”,所谓“我”只是有意识生命的一种意识,有感觉动物的一种感觉,同其他意识,其他感觉并没有什么不同。充其量只是“我”的一部分,而不能代表完整的“我”,完整的“我”是我们所感觉不到,也意识不到的。
我不是世界的一部分,我是相对于世界的存在。
我们与外界发生种种关系,一部分是出于主动,一部分是出于被动。但相比之下,后者并不像前者那样与我们息息相关,因而,我们常常忽略了它的存在。而且,这种在我们自身的被动,在世界本身却是主动,而这种来自世界的主动,也既是我们每个人自身之外的他人的主动。
从任何一门学问里观察世界,世界都会被这种学问所覆盖,且会发现这种学问所探究的真理,隐藏在世界所有的关系中,构成世界一个庞大的维系。
世界是个多重复和整体,人是一个多重复和个体,每个人身上都承载着多种多重横的和纵的关系。
这个世界是人的一个作品,人只能不断修改它,描绘它,勾勒它,而不能最终完成它。
我们眼中的这幅世界图画,只是画中人眼中的世界图画,而不是真正的世界图画。
人首先要创造一个世界,才能拥有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人能够描绘、表达、认识,思维,能够感知各种事物的特性,离开了这样一个世界,人就会完全无知。
人的追求趋同性,使这个世界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相互交叉,碰撞,汇合,呈现出多重繁复而又大致相同的态势。并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和调整中,使这一态势更加趋向繁复和相同。
我们所有的痛苦,忧烦,欢乐,满足,都是我们自己的,他人并不能使之增加或减少。如果说能给我们影响的话,那也是间接的,是我们的内在受了他人的摆布。没有谁能决定我们,决定我们的只能是我们自己。
我们所给与别人的印象,只是一些与别人的自我意识混合在一起的印象。
别人和外界只是作为经验和阅历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我们想到别人,更多是由于他们与我们的关系和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件。
世界是什么哪?一、整个的物质空间。二、我们认识力、理解力、感受力、知觉力范围之内的空间。三、个体生命对普遍空间的一种笼统的感觉。
在我很小的时候,甚至是幼儿时,就溜露出一种很强烈的迟暮之感,一种倾向于内的冥思。在我的内心,有一个与外部世界并行相悖的内心世界,这个世界与外部世界几近隔绝,自我发展,我躲在里面,对外部世界视而不见。
有两个世界,自我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的物质世界。外部的物质世界寄居着肉体,内在世界寄居精神和灵魂。
人难免在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难免在现实中心理失衡,这一切都是可能的,随时随地发生的。只有回复到自我的生命中,以自我为基点和出发点,我们才能让自己平静下来。在社会和族群中我们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点,被无限地缩小,而在自我的生命中,我们就是整个世界。
人的许多思想念头其实都是“世界”的思想念头,人的许多行动都是“世界”要求的行动。“自己的东西”是很罕见的。
人的肉体可能是“独立的”,但人的精神却与世界有着很紧密地联系。
世界是一个必然的世界,规律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明白无误的世界。同时又是一个感觉的世界,心境的世界,情绪化的世界,悬疑的世界。 txt小说上传分享
虚无与存在
虚无与存在
虚无感恰恰是生命对自身的最高认定。生命的意义只有在生命完全被否定时,才会显现出来。
虚无感固然可以否定一切,但却不能否定这个物质的世界。所谓虚无,只是生命的虚无,而不是物质的虚无。
虚无无所不在的包围着具体真实的存在,无所不在的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