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部分(第1/4 页)
庆在棋上的造诣以及独特的腹语术暗中指点,他也是没有可能破掉“珍珑棋局”的。
而且虚竹现在还有没有机会能再去成擂鼓山珍珑棋会,却还不敢肯定呢,更遑论其它了。还有便是这虚竹在原著中本意却是也不想接受无崖子的七十余年功力,当逍遥派的掌门人的。可以说一切皆是在被逼无奈和偶然的情况下,才最终成就他接掌了天山灵鹫宫的。他的原意却是喜欢在少林寺当和尚的,而且后来执掌了天山灵鹫宫却还又刮了光头回少林寺当个小和尚去,可说是迂腐不堪。沈醉在看到这一段时,就曾对着电视大骂过虚竹是傻冒二百五,而且看书时还又忍不住骂了一回。现在因为他的到来,虚竹却是再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他喜欢当和尚便去终身做和尚就是了,在原著三个主角人物中他最不喜欢的就是这虚竹了。只不过因为坏了人家好事,使人家不能得到盖世神功,再且又杀了人家老妈。他却是终觉着对虚竹有些亏欠,当时就曾想过要找个机会帮助虚竹一番的。今日得了这机会在洛阳巧遇,却是正好。那四卷《楞枷经》中的秘密他已暗指了出来,至于虚竹能不能有缘得到,却是得看虚竹的造化了。
他先前那般试探虚竹,又讲了许多似是而非歪解的道理,便是要看一看虚竹是否坚定的要做和尚这一很没前途的职业。如果答案是否的话,那他就引诱虚竹继续堕落。然后教他个厉害功夫,给他娶个三妻四妾的,再给他许多银钱,让他享尽世间之福。如果是的话,那便是现在这个结果了。
“若是虚竹那傻蛋这样都发现不了,那就只能说他笨了!”沈醉又暗想推测了一番,心道了句摇了摇头叹了口气。只是他若没得到九阳神功,便等于自己没能帮了他。却是还得另想个办法补偿一下,不过时间多的是,有机会再说吧。而且以虚竹在原书中的好运来看,他应该是很有机会能够得练九阳的。
一切随缘吧,有些事情却也不是自己能够强行改变的。自己虽然知道这个世界中将要发生及发生过的一些事,也知道许多隐秘,但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却也是会出自己意料之外的。便像慕容家,谁能想到自己到皇宫里偷个酒会给慕容家引那么大的祸。还有自己的感情之事也是一样,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
管他那么多呢,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走一步看一步,人若走一步就要算上十步甚至二十步的话,那这人岂不是活的太累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这人生是该用来享受的,而不是用来费脑子发愁的。”沈醉心道了句,爽然一笑,仰头喝酒。
第118章 再遇段誉
这小店的食材甚是普通,而且做的也没有大酒楼讲究,但好在味道却还不错,让沈醉吃的也还满意。酒足饭饱,结算了饭钱,他便接着逛这洛阳城。不过,这一回他却不再是无目的地的乱逛,而是直接从东门出城,前往洛阳东郊外的白马寺。
白马寺位于洛阳城东约二十里左右,号称“中国第一古刹”,乃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第一所官办寺院。它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距如今的北宋时期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音、秦景出使天竺寻佛取经。蔡音、秦景等前往西域拜求佛法,在月氏遇上了在该地游化宣教的天竺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蔡、秦等于是邀请佛僧到中国宣讲佛法,并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跋山涉水,于永平十年来到京城洛阳。汉明帝敕令仿天竺式样修建寺院,次年建成。为铭记白马驮经之功,遂将寺院取名“白马寺”。从白马寺始,以后僧院便泛称为寺,白马寺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土佛教的发源地,被尊为“释源”和“祖庭”,享有独特的地位。
沈醉前往白马寺除了要游览一番这时期的白马寺外,还有另一目的便是去白马寺找人。要找的则是原书中的主角,他现在的结拜三弟,段誉。想起来段誉却也是多因遇到了虚竹,因为原书中擂鼓山棋会就是虚竹出场后不久开始的。想到擂鼓山棋会,他细细回忆了下书中这一段的情节与出场的人物,便就想到了段誉。想到段誉,他便又想到了段誉现在有可能就是在白马寺。因为他曾记得书中说过段誉尾随着王语嫣等人前往洛阳,期望能偶遇上王语嫣但不果时,曾在洛阳白马寺住过一段时日与白马寺的方丈老和尚谈佛论经。段正淳遣傅、古、朱三人往丐帮送信之时,他们三人便是在酒楼听到段誉消息寻到白马寺去的。后来段誉跟着他们一块儿送信,又在大智分舵聚会地收到了聋哑老人苏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