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2/4 页)
咕了一句。
陶安康测量完所有地标的距离,端起了步枪,“注意班副挪动的时机,看见没?台军机枪手的视线转移到别的地方后,班副才会移动。”
看了一阵,甄志明明白了过来。
与陶安康说的一样,台军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叶振邦就会冲向下一处藏身点,然后观察台军的举动,等待下一次机会。
过了好几分钟,叶振邦才在距离台军防线不到五十米的草丛里停了下来。
再往前就是毫无遮挡的草坪与台军安放的铁丝网。
“帮我盯着右边那几个台军机枪手。”
“机枪手?”
“盯紧了,他们瞄准班副就提醒我。”陶安康一边说着,一边举起狙击步枪,瞄准了距离叶振邦最近的那处机枪碉堡里的机枪手。
对单个行动的步兵来说,威胁最大的就是机枪。
毫无疑问,那名刚刚打了两个呵欠的机枪手没有发现近在咫尺的空降兵。
五十米远了一点,最好再近一点,才能包管轰炸机投下的炸弹落到台军阵地上。
台军机枪手不但没有发现叶振邦,还十分疲惫。在没法搞到一杯热咖啡的情况下,消除疲惫的最好法子就是抽上一根香烟。
趁着台军机枪手埋头点烟,叶振邦翻身而起,单腿跪地,以最大的力气将定位器抛向台军阵地。
没有哪个士兵能将防御手榴弹大小的定位器扔到五十米,能扔出三十米就很了不起了。
这也足够了!
定位器落地发出的声响引起台军机枪手注意的时候,叶振邦已经一跃而起,往密林方向跑出了好几步。
见到突然出现的敌人,台军机枪手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拉动机枪的枪栓。
“操!”陶安康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低声咒骂一句后,轻轻压下了处于半击发状态的扳机。
枪声划破夜空,台军机枪手还没来得及瞄准目标就被一枪爆头。
“砰——”
枪声再次响起,同一处机枪碉堡里的装填手刚刚扶住机枪,还没搞清楚敌人在哪就被子弹夺去性命。
片刻沉寂之后,台军阵地上枪声大作,一个营的台军步兵都被惊醒了。
新书求见,求票求收藏求支持!
第三十五章 还没结束(新书求票)
“左数第三个”
“砰——”
甄志明的话刚落音,陶安康手里的88式狙击步枪就发出了清脆的枪声,四百多米外的台军机枪手应声而倒。
这就是提前测量地标距离的好处。
对经验丰富的射手来说,提前测量好地标的距离,得到观察员的提醒后就不用再次测量距离、也不用调整瞄准镜,能以最快的速度开火。
虽然不能包管枪枪爆头,甚至不能包管打中目标要害部位,但是有很大的掌控打中目标,让目标失去作战能力。
精确射手不是狙击手,掩护战友的话,打中敌人就行了。
“快走!”
见到陶安康猫着腰退入密林,甄志明哪敢迟疑,赶紧跟着退了回去。
两人才跑出几步,开始藏身的灌木丛就被密入飞蝗的子弹割成碎片。
曳光弹在夜空中交织而成的火网,甄志明心里升起了一股后怕的感觉。如果不是陶安康反应快,被机枪子弹割碎的就不是草木,而是血肉之躯。
“盯着台军机枪碉堡。”陶安康在一棵大树旁边蹲下,一把将甄志明拽到地面上,“现在不是害怕的时候,盯着那些机枪碉堡。”
甄志明长出口气,用力点点头,举起了微光望远镜。
台军暂时放过暴露在开阔地上的空降兵,把火力转向了狙击手藏身的密林。这也很好理解,那个连逃命都顾不上的空降兵对躲在防御工事里的台军没有威胁,而藏在密林里的狙击手能让数百米范围内的台军不敢露头。
见此情形,陶安康没有急着开火。
他的任务是掩护叶振邦,把台军火力吸引过来也能达目的。
肩膀上的伤痛提醒陶安康,此时要提防的不是那些喷着火舌的轻重机枪,而是藏在暗处的台军狙击手。
与空降兵一样,台军也有不少精确射手。
虽然台军采购的T93高精度狙击步枪还没多到能够装备营连一级的精确射手,但是一名带着AW或者M21的台军就能对六百米内的敌人构成威胁。如同陶安康优先考虑台军的精确射手一样,在知道对面的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