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冠重(第2/5 页)
阿布的便宜舅舅,杨集杨文会,也就是外公卫昭王杨爽的儿子,老早就被广皇帝因为涉嫌勾结杨谅造反而被废黜下狱。
后来,还是王蔻亲到皇帝皇后身边说情,才被悄悄地发配到粟末地老妈王蔻手底下看管,安置了!
所以,这个便宜舅舅杨集,本来才是当今正儿八经的卫王——承袭他爹——阿布契郎的外公之爵,可惜他把路走歪了!
本来,舅舅下狱除爵,那卫王这个王号就此算是该在大隋彻底停用了。
一方面前卫王杨集也没有啥儿子,另一方面即使有儿子但以广皇帝削藩的思路也绝对没有可能去继续让其承袭!
但杨广就是杨广!
他趁着远亲外甥杨子灿力挽帝国狂澜于既倒的时机,又把卫王这个一等爵号的帽子发出来了!
,!
自然,当时的朝堂江湖之上,也是议论纷纷,所言不法不礼。
可是,这个时代的大隋,谁能真正改变广皇帝的主意?
年轻的时候不能,到了他病入膏肓的时候,更加没有!
骄傲跋扈的人,才华绝世的人,自信到自恋的人,他只遵从于他自己的内心!
阿布受此大封,当然是广皇帝的内心筹划。
什么非皇家直系血脉,什么皇姓异姓……统统狗屁,这一切都可以被广皇帝揉碎颠覆。
其实,阿布契郎家族的姓氏,是粟末地的大氏,大氏阿布契郎!
这按照通俗看法,可是妥妥的一个异姓,还是外藩!
不过,人家广说了,阿布契郎的汉家姓为杨,名子灿,字子布。
这不管是姓还是名还是字,都是先皇赐的——文帝坚亲赐!
再者,如果要从血脉上来一点点讲究,那就可以加入郡主王蔻这条线来说事情。
杨子灿,怎么算也是老杨家的一脉皇血,仅仅有一小半儿也得算!
也从那时候起,关于大隋皇室一桩当年隐私也正式公开。
隋太祖(北周大将)杨忠幼子、隋文帝杨坚异母弟、隋朝宗室、卫王杨爽,他在并州总管任上与太原祁县王氏嫡女有了私生女——王蔻!
而阿布契郎,就是王蔻受文帝赐婚远嫁粟末地王大屋作后,所生部族世子。
所以,阿布契郎是当朝皇帝的叔叔的亲闺女的亲儿子,与皇室的关系算不远——外家——外甥。
准确说,表外甥。
古人说,一表三千里。
可……再表也是亲!
四
“窃以为,我之所受,是陛下以天人之姿行神龙莫测之事,现在想来更是意图高远,意在将来!”
“卫王,不仅仅是承荫外公与母亲的荣华,而且还是要负起外公身上那沉甸甸的使命和重担。”
“不错,看来殿下是真的明白了!”
裴矩的眼睛里,突然间闪烁着一道道满意而强烈的光彩。
“《周易·大畜卦》:日闲舆卫。”
“卫者,守御之道,忠诚之表,勇武之征,国家之干城也。”
“所以,当初陛下找我询问赐封殿下之时,我是极力赞成的。”
“大将军的忠诚、谋略、勇武,可谓天下无双,酷肖当日乃舅公!”
“这卫王之冠,除了无上煊赫,还代表着护佑国祚的重大责任。”
“如今陛下情况如何,相信咱们在座的三人都清楚。”
“之所以能挺到如今,除了子灿从远方请来的孙神医功劳,还有对继位的皇太孙、帝国的将来,放心不下。”
说到此处,裴矩的声音变得低沉,那里面蕴含的悲伤和沉痛,让人心悸。
阿布和来护儿,也都慢慢红了眼睛,半天说不出话来。
三个人,不论如何,都算是广皇帝身边最为亲近之人。
感情,自不必说。
裴矩与广,是君臣,但更是亲密战友,是治国理政方面的知音,是广的暗影。
对来护儿来说,其戎马生涯和显赫权势,都和杨家、特别是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说是休戚与共、荣辱与共。
至于阿布,虽然他自己一半的灵魂来自千年之后的未来,但是另一半灵魂、包括全部的肉体,可都是和大隋皇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成年之后,一进入中原便登堂入室当了大隋的官。
这一步步的职场飞升,各种特权礼遇,肯定不全是他杨子灿有多惊才绝艳、牛逼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