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页)
有的是,此处价格稍贵,你可以到别处购买,这种物品接近完全竞争,商家没有垄断能力,不能控制商品价格,不能对消费者实行价格歧视。张五常的书,市场上很少有替代物品,而且,一本书在一段时期,一般只由一家出版社出版。像当当网这种网上书店便有一定的垄断能力,于是采用价格歧视的方式,提高平均售价,提高自己的利润。
网上打折的书,在新华书店也不能卖得太贵,否则的话,书店的销量会大跌。这是竞争定价的含义之一:同样物品,卖家低者得。但现实中,仍有不少读者去新华书店买书,虽然书店的书一般是没有折扣的。这是因为一般读者相信新华书店,认为他们不会出售盗版书或二手书;认为网上书店可能出售盗版书或二手书。特别是学生学习用书,事关小孩人力资本投资大事,家长们更不敢马虎,很少去网上购买。这正如一颗钻石,在街上一个游贩手里,价格5000元,你往往不会购买;但要是在一家装修华丽的商店里,价格10万元,你反而会购买。因为你相信后者,不相信前者。
但笔者在当当网上买书较多,从没遇到过盗版书或二手书,而且邮寄免费及时,因此,凡是网上能买到的书,很少去当地新华书店购买。随着时间的推延,网上书店信誉逐渐建立,像新华书店这类书店也得打折或者改变营销策略,否则的话,将在售书竞争中败下阵来。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为什么畅销书打折,火爆影片不打折
粗略地分,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一种由分子组成,另一种由信息组成。前者比如苹果、鱼翅、钢笔、桌椅、电脑、服装等;后者如经验、知识、发明、创造、电视、电影等。由物质组成的物品,在使用上,往往你用我就不能再用,比如苹果,你吃一个苹果,我就不能再吃;由信息组成的物品,你用不影响我用,比如一场电视剧,你在家里看,我可以同时在家看,你看不影响我看。
前者只能独享,后者可以共用。独享物品在交换中不会增加,共用物品在交易中能够增加。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后我俩仍是一人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交换后我俩均有两种思想。经验知识共用的特性,使得它们被创造出来后,能普及到众人那里,让众人普遍享用,这是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动力,也是“科教兴国”的主要含义。电脑与网络的普及,大大降低了信息传播成本,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从生产的角度看,物质产品每生产一个都得花费一定的成本,边际生产成本大于零;信息物品比如构思一本书,或者导演一部影片,前期投入往往比较大,但一旦想出来之后,就没有第二项成本了,边际生产成本就是零了。比如畅销书作者当年明月与易中天,在出版有思想有启发的图书之前,需要长时间坐得住冷板凳,自甘寂寞与孤独,在书斋里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一旦《明朝那些事儿》与《品三国》内容想出来了,人人便可以分享了,尤其在网上阅读,除了时间外,基本没有其他代价了。
让人不解的是,同样是信息物品的书籍与影片,为何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与《品三国》往往可以打折,特别在网上书店,折扣可以打得更低,而火爆的大片,不但没得打折,相比一般影片,价格往往更贵呢?
能够共享的物品,一人享用很难排斥他人享用,收费往往比较困难。比如一场连续剧,我的效用是2元,你的效用是3元,电视台若每人收费2元,可收4元;若每人收费3元,你看我不看,电视台只能收到3元。能够共用又难以了解各人的效用,电视台很难为电视剧定价。收费困难的共用品,要是让人免费享用,对消费者而言,当然多多益善,但对生产者而言,就不乐意了。如果无法采用合适的收费方式,共用品的投资与供应往往不足。这也是经济学家们建议共用品由政府提供的主要原因。
一个有效的办法是捆绑销售,把书的内容印在有形的纸上成为书籍。这样一来,买了书的人才能阅读书中的内容,排斥了不愿买书者,出书人能方便地收到钱,也因此会有动力编书出书。一本书的成本主要由纸张、版权、编辑、制版、印刷、仓储等组成,书的印量越多,平均成本越低。一本畅销书即使打了折扣,仍然可以赚到很多钱。比如一本平常的书,销量5000册,每本成本10元,定价20元,即使不打折,每本利润10元,总利润5万元。一本同样页码的畅销书销量100万册,每本成本只需5元,书价也是20元,即使打个7折,每本14元,每本利润9元,总利润900万元,利润还是远远高于平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