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部分(第3/4 页)
孙妈妈在的时候,出的主意让徐老太太在兖州老家的族中过继来的。那时候族里的孩子倒是不少,可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也唯独这个孩子大小适中,原以为在跟前养一阵子终究是能熟起来的,可谁知道他才过来没多久,徐思平就难产死了。老太太又舍不得这一对双胞胎,接回了侯府来养,便也没有什么心力去顾着这孩子了。
再后来徐思安请了先生,到了年纪的徐俊鸿就被养到外院去了,从此和徐老太太见的就更少了。老太太身边有了双胞胎和姑娘们,渐渐的对这个过继来的孙子就不怎么在意了。
徐老太太这时候依稀想一想,小时候徐俊鸿却是一个可爱的,虽然没有如今齐嘉宝机灵,但也是虎头虎脑的,并不是如今这样书呆子模样。
“鸿哥儿过来!”
老太太朝着徐俊鸿招了招手,那孩子直着眼珠子打了个机灵,一旁的丫鬟瞧见了,只笑着同他道:“二少爷,老太太喊你呢!”
徐俊鸿这才从椅子上站了起来,走到徐老太太跟前行礼道:“给老祖宗请安。”
徐老太太笑着点了点头,一时也不知道说什么,便笑着道:“别傻坐着,跟宝哥儿一起吃果子去!”
徐俊鸿听了这话脸上却是微微泛红,倒像是怕羞了一样,老太太便从手边的果盘里拿了一玛瑙碟剥好的石榴,递给他道:“去吧去吧!”
那孩子便憨笑着接了过去,高高兴兴的找齐嘉宝去了。徐老太太见他去了,倒是叹了一口气,脸上还揣着几分笑,一旁的张妈妈见了便笑道:“鸿哥儿也是个懂事的,老太太如今当真是儿孙满堂呢!”
徐老太太心里自然高兴,不过她眼下最重视的,必定还是赵菁肚子里这一胎了。
徐思安在房里换了一身便服,鸦青色暗纹番西花的刻丝袍子,他平日里多数穿着武将的官袍,看起来太过严肃,这一套衣裳还是赵菁过门之前,徐老太太特意让针线上的人过来替他量体裁衣赶制出来的。如今入了秋,穿在身上,胸口这一块倒是绷的有些紧了。
赵菁伸手替他掖平了领口,将袍子整理平服,笑着道:“我如今有了身子,衣服小了倒也情有可原,侯爷怎么也长起肉来了。”
徐思安站在赵菁身后看着她忙碌,听了这话便索性从身后抱住了她,将下颌抵在她的肩头,笑着道:“心宽体胖嘛!”
亏得赵菁是个个高的,若不然还支撑不起徐思安来,那浓重的男人气息扫在了赵菁的耳侧。赵菁动作顿了顿,转过头去看了徐思安一眼,那乌黑深邃的眸子也正凝神看着自己。
赵菁低下头道:“我今儿进宫,遇上了摄政王。”
徐思安闻言倒是脸色淡然,只是松开了赵菁,在一旁的椅子上落了座。
“王爷跟你说起了他要亲征的事了吗?”徐思安问道。
“说起了。”赵菁回了一句,转身看着徐思安,又问他道:“你早已经知道了?”
徐思安便点了点头道:“前两日才定下来的,南边的官员也写了奏折过来,恳请摄政王亲自去江南安抚民情。朝廷终究是不敢拿一个城池百姓的性命做赌注,大雍根基不固,还需要稳定民心。”
赵菁只是安安静静的听徐思安说着,等他说完了,她也没有回话,但手上拿着的正要挂起来的官袍上的腰封却落到了地上。她微微垂下眉宇,看见地上掉着的东西才回过神来,一边扶着腰蹲下去捡东西,一边道:“我心里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七上八下的,只是朝廷的事情,我一个妇道人家就算说什么,也是不管用的。”
徐思安见她这般沮丧的样子,亲自站起来将那腰封挂好了,扶着她坐下道:“其实之前我也向皇上提起了要去江南的事情,只是皇上没有准罢了。”
赵菁抬起头的时候正好瞧见徐思安微微拧着的眉心,想起他也是个极固执却又不肯听人劝告的人,便使了小性子道:“我就知道你……必定是起过这心思的!”她虽然心里有几分埋怨,却也不知从何说起,只拧着帕子,恨恨的瞪了徐思安一眼。
外头已有小丫鬟进来传话,说是水榭那边的宴席已经摆好了,老太太和少爷姑娘们都到了。
赵菁听了这话也顾不得生气,便起身回道:“去回了老太太,我和侯爷这就过去。”
徐思安见赵菁终究是不生气了,原本板着的脸上倒是多了一丝笑意。赵菁这时候也收了几分怨气,转头问徐思安道:“既然定下了,那王爷几时离京,你总知道的?”
“应该就在这两日了,”徐思安闻言只回道:“王爷打算先微服去江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