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1/4 页)
外面的小丫鬟正好送茶进来,听了这话都在门口愣住了不敢进来。赵菁忙上前接了她手中的茶盘,转身的时候,却瞧见徐思安脸上那种神色崩塌的表情。难道他当真不知道这件事情?赵菁原有些不信,可转念一想,徐思安不知道却也情有可原,他常年征战在外,每年在府上的日子有限,就算孙玉娥整日里腻在他的身边,只怕他也未必能往哪儿想去……大约是因为自己是女子比较敏感,所以才会瞧出来的?
赵菁顿时就红了脸颊,端着茶盏送到徐思安跟前道:“侯爷喝杯茶,稍安勿躁,就当我没有说好了。”
徐思安脸上的表情却依旧不好看,阴沉了老半天,抬眸时忽然瞧见赵菁绯红的脸颊,伸手接过了她手中的茶盏,忽然笑道:“原来你吃醋了。”
“你胡说什么?”这下可轮到赵菁郁闷了,她哪里是吃醋了,不过就是陈述一个事实而已,她有必要吃孙玉娥的醋吗?赵菁抬起头睨着徐思安,嘴巴都气得鼓了起来。徐思安却已经淡然了下来,仿佛方才赵菁说的事情已是烟消云散,眉峰中带着几分正色,肃然道:“你坐下,我有事情同你说。”
徐思安一本正经的时候,眼神中透着几分凌厉,他这幅样子算不得吓人,却很有威严,让赵菁也跟着他心上一紧。赵菁便放下了茶盘,在徐思安下首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只听他开口道:“当初我收了孙玉娥做义女,一来是母亲的意思;二来,却也是因为我知道了一些母亲不知道的事情,想隐瞒下来,因此便索性收了孙玉娥当义女。”
赵菁听了这话有些云里雾里,终究是没有回过神来,徐思安便继续道:“世人都以为孙玉娥的生父是因为救我而战死的,其实当时我找到他的时候他已经身负重伤,他在临死前告诉我一件事情。”
徐思安说到这里顿了顿,手中的盖碗按得咔咔做响,一向沉静如水的眼神中透出几分阴郁:“他说他和我是同父异母的兄弟。”
“这件事情,老太太知道吗?”赵菁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事实惊得有些说不出话来,抬起头问徐思安道。
徐思安摇了摇头,从椅子上站起来,双手负背在厅中来回踱了几步,转身对赵菁道:“两年前我劝孙妈妈回乡荣养,她提出要我收孙玉娥为义女,不然就把真相告诉老太太,我答应了。”
赵菁这时候才算明白了过来,她当日在家庙看见过孙妈妈一次,当时就觉得她并非是那种愿意退居二线的性子,原来这其中却也是徐思安暗中安排的。
“侯爷,这件事是我考虑不周,如今让侯爷为难了!”赵菁眉梢一挑,顿时便明白了其中的厉害关系。如今孙玉娥被抓出犯了这么大的事情,孙妈妈没准会跳脚出来,把事情的真相说给徐老太太听,如若这样,那到时候最伤心郁闷的,只怕就是徐老太太了。
“孙玉娥蛇蝎心肠,本就不能姑息,你做的并没有错。”徐思安停下了脚步,朝着窗外远远的看了一眼,转过头来对赵菁道:“母亲也一把年纪了,想来也会明辨是非,我以前一味的愚孝,已经闹出了不少的事情来,这一次也是时候把真相告诉她了。”
“侯爷当真要这么做?”赵菁看着徐思安,他俊朗的眉宇间略带着几分愁容,赵菁知道徐思安是至孝之人,如若不然,也不会被冠上“绿帽侯爷”的称谓了,只是这件事情确实有些难办,让赵菁也觉得棘手了几分。
她低着头坐在椅子上,手中的绢帕搅动了起来,拧着秀眉想了好半天,抬起头对徐思安道:“事情发生之后,我便让下人们守口如瓶,侯府外头的人必定是不知道的,我把孙玉娥禁足在了玲珑院,但府上仍旧有孙妈妈留下的人,想必兴隆庄那边,也得到了消息,我原先还寻思着,为什么出了这样大的事情,孙妈妈却没有来侯府找老太太对持,如今想想,大约也是想等着侯爷你回来了,看你怎么个发落,她们再找对策了。”
孙妈妈捏着这样大的一个真相,又知道徐思安是个至孝之人,迫于孝道,只怕不会对孙玉娥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来。毕竟这件事情一旦大白于天下,老侯爷一世的英明必定荡然无存,而让徐老太太知道和自己恩爱一生的老侯爷竟然和孙妈妈有这样的首尾,只怕也是哀莫大于心死,她如今也是一把年纪的人了,如何还能经受得起这样的打击?
赵菁看着眼前这个男人,不知为何,竟心疼起来,他枪林箭雨、驰骋沙场,怕也从未被人这样扼住过要害。这件事情一旦传出去,武安侯府又要成为京城的百姓茶余饭后的笑料了。
“侯爷!”赵菁忽然从椅子上站了起来,眉中透出几分厉色,像是下定了决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