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3/4 页)
门理论,理论好像不管用了。我反对学生只学一门非常狭窄的专业技能,你要超出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博览群书,把这些东西当成你的内功,不要认为这些东西没有用,不要追求什么东西都能排列出漂亮的组合拳,它放在你的肚子里会有用,你不知不觉会把这招使出去。郭靖练武功是内功特别强,强到自己不知道自己要使什么招,郭靖的反应是比较笨的,没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他的脑子比身体来得慢得多,当有人打他一拳的时候,他的脑子还没有反应过来,手已经出去了。我们在学习工作中要强调内功胜于外功,我们每个人、每个地方、每个国家都应当强调“内胜于外”,其实就是真的胜于假的,这样能摆平自己受到的不平的待遇的心态。人追求的是真的功夫,不追求别人的评价,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不要求别人理解你,你自己理解你就可以了。
。。
孔庆东:武侠与人文素养(5)
第二,忍者无敌的思想
很多人认为武侠小说是教人打架,是弘扬暴力的,这是没有好好读书的想当然的说法。批评的人大多没有读过金庸的小说,或者是反对之后再找来文章读,是给自己的言论找依据。真正读过新派武侠小说才发现,中国的武侠小说绝对不是弘扬暴力的。金庸的小说总是讲“冤冤相报何时了”,总是讲暴力不能解决问题,在武力上面有很多重要的东西。金庸有一部很不重要的小说叫《鸳鸯刀》,武林人士苦苦寻觅一对宝刀,因为宝刀上有天大的秘密,后来终于找到这对宝刀,秘密就刻在刀上,前面写着“忍者”,后面写着“无敌”。中国的秘密不是阴谋而是阳谋,我们的招数堂堂正正告诉你也没有用,知道了你也无法制伏我。大人物如毛泽东都是搞阳谋不是阴谋,毛泽东的大多数思想不是从马列主义来的,毛泽东的伟大在于他巧妙地把马列主义中国化。“忍者无敌”是中国的儒家思想,在阶级斗争过程中可以有斗争有暴力,但最高级的是“忍”。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可能武功很高,但不是武功最高的,他的武功可能被怀疑,但这个人身上体现一种“仁义”的“侠义”的精神,体现一种真正侠义的心。“侠”是奉献,“仁”是奉献、仁爱,不顾自己的痛苦,关心天下人的痛苦。反面人物、邪派武功往往以阴谋出现,阴谋诡计可以得逞于一时,但在长时段内是不受欢迎是失败的;在长时段内强调“忍者”,讲仁义道德的人经常吃亏,但时间长了发现自己还是没有吃亏。人生有多少亏可以吃?被人家骗点钱被人家骂了一顿也不算吃亏,你最后获得的心灵收获可能是最重要的。武侠小说中弘扬的精神是“忍者无敌”,在武功里最高的可能是阴谋诡计,但比阴谋诡计更高的是仁义道德。孔夫子一生讲仁义道德,在他活着的时候他并没有成功。孔子不是成功人士,不被别人接受,在哪个国家都待不长,但他死后他的思想成为人类最伟大的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的核心思想,尊称他为“圣人”。没有仁义道德,中国文明不可能持续这么久,其他湮灭的西方古代文明都是阶段式的,今天的希腊人与古希腊人没有关系,只有中华文明是一脉延续下来的,我们的精神里依然淌着孔子老庄的血液。
第三,修炼之道是勤奋与觉悟相结合
我们要把练武术看成是人生修养的过程,人活着除了满足温饱之外就是要修养自己的精神。当年刘少奇写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刘少奇提出一个重要问题,解决温饱后要重视修养问题,这也是儒家问题。怎么修养?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没有天生的大侠,没有人天生就武功盖世,大侠都是经过艰苦磨难的过程。郭靖非常笨,别人练一遍他要练十遍一百遍,但他反复练,一直练到功夫和身体成为一体,成为一种本能。有一次洪七公教黄蓉“逍遥游”,黄蓉学一遍就会了,郭靖很羡慕,让洪七公教他,洪七公说不适合郭靖。郭靖靠的是勤学苦练,这很像我们人生的早期,我们人生早期要以勤奋为主,到一个单位工作的早期也是勤奋的过程,功夫不熟练的时候就要勤奋,读书、待人接物都是勤奋第一。不是每个人都有聪明劲,有一句话叫“笨鸟先飞”,在我看来知道先飞就已经不是笨鸟,知道勤奋的人是很聪明的,聪明人才知道勤奋的重要性。但光有勤奋还不够,还要加上觉悟。武侠人物中成为大侠的很多都有奇遇,或是遇到名师,或是发现一本秘笈,或是从一个场面中悟出一个道理。人生需要勤奋与觉悟,勤奋与觉悟的关系很像苹果落到牛顿的头上——牛顿发明了万有引力定律,牛顿在此之前肯定有很多勤奋在前面做铺垫,在这一刻聪明爆发,这两个加起来才能觉悟,忽然上了一个层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