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第3/4 页)
女婿,心有戚戚焉地给自家大舅子(老丈人)求情说好话,那画面有说不出的滑稽和稀奇。
“对了,你刚刚不是说表姑爷不是一个人来吗?还有谁?”绾华问道。
幼菡这才想起来,“是二娘子的大官,大舅老爷的对手亲家。”幼菡的话再次引起两人不小的惊呼,幼菡急忙伸手低唇,表示轻声点,“我瞧着那人和表姑爷长得极像,一进门就给舅大老爷赔不是,还一个劲地骂表姑爷。”
韶华被吓得说不出话,这戏码也略大,竟然把亲家也拉进来了,难道这是真的?
“后来呢?”韶华好不容易找回自己的声音。
“亲家公都上门赔礼了,大舅老爷也不好摆架子,说了几句,就让他们把二娘子领回去了。”幼菡说到这里,才松了一口气,一场闹剧总算落幕了。
韶华木木地望了绾华一眼,看她摇了摇头,心里觉得十分郁闷。
总觉得事情的发展略神奇,要是说老丈人教训女婿,这还有理可循,可是对手亲家上门赔罪的事,总觉得气氛太过微妙了。而且凌老爷子也都不出面,看来是默许他们的行为了,这让韶华更加好奇。
韶华虽不知凌老爷子跟李勋卓他们说了什么,但经过这么一场闹剧,想必李勋卓心里也是有数的。
第一把一十五章 托病相思
自从凌二娘夫妻走后,凌家的日子微妙地发生变化,和谐温馨得有些不大真实。李勋卓每日起早,陪凌氏吃过早饭后,就出去散散步,钓钓鱼,听听曲,过足了闲散富家翁的生活。一日三餐不愁吃喝,也不用想着生意上的事,更有闲时吟诗作对。
头一回遇到李勋卓一本正经地跟斯陌掉书呆子,韶华惊讶地说不出话来。在她眼里,李勋卓虽然对他们这些子女脾气算好,可李勋卓对斯陌的态度始终是威严大于亲近。甚至比起锦华这个庶出的娘子,斯陌这个嫡郎君受到的关注更少,所以他努力读书,希望得到父亲更多的称赞。
“爹爹好歹也是个举人出身,只不过是多年不拿书本,你至于这样嘛?”绾华对当下的气氛感到十分满意,上孝父母,下亲弟妹。
自从和几个表兄弟比试过功课,发现他们学问也并不逊色自己以后,斯陌愈发认真起来。再加上难得父亲主动关心他的学问,斯陌从开始的受宠若惊,到后来的欣然主动向李勋卓求教。这几日来,父子之间的感情要比在李家那么些年升温得更快,经常会看到一大一小在书房里摇晃着脑袋,互相掉书袋。
凌氏总是笑脸吟吟地端了两杯茶,或者两碗粥汤,默默放在桌子上,悄悄出去。韶华总是笑话凌氏从书房回来,笑得最开心了。闹到最后凌家的郎君也羡慕,偷偷跑来听墙角。
凌家两位舅舅都是习武出身,识得几个大字,可是论起才学,立刻就把头晃得跟拨浪鼓似的。所以李勋卓这个举子出身的姑父在凌家郎君心目中,地位瞬间升到凌老爷子之下,自家父亲之上。
整个凌家,只有锦华最憋屈。
每天凌老爷子都让凌氏一家子陪着,这一家子自然是指李勋卓夫妇和韶华三姐弟,头一回锦华上了饭桌,凌老爷子一顿饭都没好心情,李勋卓自然就不敢再主张。可是放锦华一个人在屋里,常常被人遗忘了送餐,结果自己跑去厨房,连个饭菜都没剩。
锦华委屈地去李勋卓抱怨,凌氏出来当了一次老好人,让她回到饭桌上一起吃饭,可看着这一家子其乐融融的气氛,锦华怎么都融不进去,恨不得回自己屋里眼不见为净。
博衍从那日说临时有事出远门,就再没见过他的身影,韶华想再去钓虾也寻不到伴。
“姑太太,京里的信。”凌家的家仆拿着一封信走进来,崔妈妈接过信,给凌氏递去。
“谁送来的。”凌氏正梳好头发,看到信封不禁纳闷,他们出来并没有和谁说起,怎么会有人知道他们来普安。
“好像是李家来的,不过那人我不认识。”
崔妈妈拿了一点碎银子打发了那家丁,韶华正好奇地仰着头,看凌氏飞速地将信扫了一遍,若无其事地把信收叠起来。
“阿娘,写的是什么,是不是李家发生什么事了?”韶华接过信封,好奇地看了看,信封上一字未写,怎就知道是给他们的。
“没什么,收好,等你爹爹自己看。”凌氏表情不爽地瞥了一下,韶华心中顿时明了。
听凌氏的口气,这写信的人自然不会是李家人,但从李家来的信,除了李良勋,还有另一个可能,那便是苏氏了。凌氏心里是不高兴的,奈何最近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