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第1/4 页)
还在早春。
没到虫儿们、鸟儿们活动的时候,所以四下里都显得安静。
清风拂面,明月在天。
地面上果真被月光铺了一层银霜,院落的屋檐弯起来,勾着那同样半弯的月亮,墙外栽着几树海棠,倒有些花苞在月下绽开,暗暗地明媚着。
陆锦惜抬眸看着,便从庑廊下走出,下了台阶,踩着石板,轻轻抽开了门栓,开了条小缝,便出了来。
不过只是半夜,原本含苞的海棠,竟然开了大半。
在院子里面的时候,只能看见几朵。待站在外面了,便发现那是大片大片地开着,压着枝头,鲜妍极了。
有些嫩粉的花瓣,在月光照耀下,竟雪似的白。
花开堪折直须折……
她想到这句话,便也附庸一回风雅,走上前去,挑了朝外的一支折下。
“啪。”
一声轻响。
在这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那一瞬间,陆锦惜竟感觉到左眼眼角余光里,似乎有什么亮光,晃了一下。
她顿时皱眉,带着几分警觉,向左边看去:这么晚了,除了她,哪个胆子肥了,竟敢在外面走动?
左边是院落与院落之间的夹道。
口子处立了个人影,手里提了一盏灯笼,瞧着有些瘦削,身量颀长,站姿略有异样。
只是因为灯笼光从下面照上去,倒也不很看得清面目。
可陆锦惜一下辨认了出来。
是他?
因为东院这前头没亮灯盏,黑暗里只有月光照着,所以看得不很分明。他约莫是听见这边一下有声音,所以停下脚步来打量。
那一支海棠,已经在陆锦惜手里了。
约莫只有尺来长,上头缀着七八朵花,大半都开了或者半开,只有两三朵还是花苞。
闻不见香味。
因为海棠无香。
她脑子里无端端想起这一句毫不相干的话来,接下来,略一思考,便直接朝着那边走了过去。
待得距离一近,那一张冠玉之面,便清晰了。
大约是看见了她,也知道自己被认出来了,所以他站着没动。
陆锦惜闻到了一股药味儿。
在夹道前头驻足,她眉头微微笼着,声音淡得好似海棠的香:“这三更半夜的,大公子提着灯笼,瞧方向,是才打外头回来?”
☆、第038章 月下冷香
薛廷之没想到这么晚了,回来还会遇到人。
在听见那折枝声的时候;他便看了过去;月色下虽然昏暗;辨认了一会儿却也认出了那是陆锦惜。
所以,他没动了。
因为他是打着灯笼的。
他虽看不见陆锦惜,但陆锦惜一定能看见他,多半已经认了出来。所以逃走反而心虚,掩饰也没意义,便站在了原地等待。
一手提着药包,一手执着已经有些暗的灯笼。
他听着陆锦惜这听不出喜怒的声音;强将那一股奇异的心惊肉跳压了下去;躬身道:“廷之给母亲请安。刚才的确是才从外面回来;怕是惊扰了母亲……”
“惊扰倒不至于。”
手指将手中的海棠花枝略略一转;陆锦惜打量的目光,从他身上掠过;没忽略他身上沾着的那一股药味儿;当然也没忽略他手中提着的药包。
“这个时辰;府内各处都已经下钥落锁。你从外面;怎么回得来?而且这是……”
声音微微拉长;陆锦惜的眉头,略拧了一些,却没继续往下说了。
意思,已经足够明白。
第一,怎么进门来的?
第二,出去干什么了?
若是他真做了什么亏心事,只怕这会儿面对问题,早手足无措了。
偏偏薛廷之经历过的事情太多,眼下这一点变故,还不足以让他惊惶。
当下,薛廷之看了她几眼,似乎有些犹豫,不过还是开了口:“回禀母亲,临安夜里突然发烧,府里人都歇下了,廷之不敢惊动。所以只央了管事,为我留了门,这才在晚上回来。”
“临安?”
那不是他书童吗?
陆锦惜还记得,是那个坐在台阶上啃饼的。
薛廷之身边,原也不是没人伺候。
只是那些丫鬟们,眼见着他那边日子清苦,没什么盼头,便都央求管事的给调到了别的院子里。
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