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第2/4 页)
蜜蜂回转法”是以一点为中心,不断地加大直径,进行圆圈式的搜索。)
正说着,七格萤光屏中,有一格的直线,变成了剧烈震荡的震波。普通教授发一声喊,直跳了起来!接着用手拍着额:“不会一下子就有发现吧,运气不会好到这种程度吧!”
他发出了一连串的命令,立即就有一辆车子,驶近探测到有金属的探测车之旁。强力的吸沙装置发动,车尾喷出沙子组成的沙泉,一下子就在探测到有大量金属的地方,形成了一个一公尺的坑。而且在阳光下,也看到了埋在沙中的金属的闪光。
早在一发现有金属的讯号时,普通和原振侠就乘着轻便的小车,赶到了现场。原振侠看到了考古工作,也可以利用现代的科学设备,而如此现代化时,不禁有叹为观止之感。
等到金属一显现出来,正在握着手,神情兴奋之极的普通教授,一下子变得像是突然萎谢了的花朵一样,现出苦涩的笑容来。
谁都一眼可以看得出,埋在沙中的金属是什么……那是一辆旧式的坦克车!
这一带,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盟军和纳粹德国的坦克,在北非洲进行过殊死战,战况惨烈之极。纳粹德国的统帅,隆美尔元帅,甚至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绰号。在这里,发现一辆坦克的遗骸,自然不值得奇怪。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坦克车,或许也有一定的研究价值,但当然不是普通教授的目的。他僵立着,很多人都在等着他的命令,原振侠在他身边低声道:“把它拖起来吧!”
起重装置把旧坦克拖了起来,车身上的纳粹徽号还清晰可见。
这一天,考古队的收获是三辆旧坦克,两辆经过燃烧的军用卡车,和一辆装有机鎗的吉普车……看来这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古战场”!
第二天,是更多的坦克,和各种各样,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武器和车辆。有一辆摩托车旁边的“船”上,甚至还有一具尸体,由于沙漠的干燥,尸体完全没有了水分,是一具十分可怖的干尸。
第三天,情形也差不多。第四天,第五天,在这一片沙漠上所“陈列”出来的金属品,几乎可以变成一个二次世界大战沙漠之战的展览馆了。
普通教授的神情,一天比一天沮丧。
但他全不计较自己的健康,到了第七天晚上,他睁着满是红丝的双眼,不断地在喝酒,不断地在说着:“要是我知道,那石柱是在什么地方掘出来的,那就好了!”
原振侠心中一动,忙道:“石柱文字上,不是曾提到过经纬度吗?”
普通用力以脚顿着沙面:“我们现在就在这个经纬度的范围之上!”
原振侠吸了一口气:“找出经纬度范围的精确中心点来,应该不是难事?”
普通哈哈一笑:“太容易了……”他伸手向他的车屋一指:“我们的车屋,就恰好停在那一点上,那是我故意的安排……”
话还未说完,普通陡然叫了起来:“你的意思是说,石柱应该就在那一点上?”
原振侠点头:“应该是这样,不然,石柱文字上何必留下那些经纬度?”
普通又呆了片刻,才连连拍打自己的头:“我真笨!我真笨!”
他一面自责,一面又大声吆喝起来。随着他的吆喝声,他的助手奔过来,普通迫不及待地吩咐:“把车屋驶开去,快!快!“
他个子矮小,性子又急,在叫嚷的时候,不住挥手蹦跳,看起来,像一只猴子。拖车屋被移开,又调来了吸沙的装置,不到五分钟,虽然还什么都没有发现,但是已经有不少人聚集了过来,交头接耳。
事后,原振侠才知道,有经验的考古学家,都会有一种预感,知道什么情形之下,会有所发现,所以自然而然会聚在一起──有这种职业预感的,不单是考古队员,勘探人员、钻油井的专家等等,都有这方面的能力。
普通教授在渐渐变深的沙坑旁转来转去,不时大声叫嚷一些什么。可是谁也听不清,因为吸沙的装置,正发出震耳欲聋的噪音。
等到出现了一个两公尺左右的沙坑时,普通教授所发出的那一下叫声,由于他逼出来的声量实在太大,倒是人人可以听得见。他一举手,吸沙的装置停止了操作,有沙漠考古发掘经验的工作人员,纷纷跳下沙坑去,用适当的器具,阻挡沙坑四壁的沙泻下去。
这时,围在沙坑四周的人,人人都可以看到,坑底是一块石板。
那块石板究竟有多大,还无法知道。因为沙坑底部的面积,大约是两平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