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出名了高不高兴(第1/1 页)
汪德渊光顾着君子袒蛋蛋,不管新同窗们脆弱的小心灵。 ……他们听到了什么? 以《礼记》为本经的汪家三老爷画秘戏图! 甚至还有个“兰陵喵喵声”那么不正经的别号! 这别号一听就跟兰陵笑笑生是一对,说不定就是异父异母亲兄弟! 破案了。 万万没想到,第一天上学信息量就那么大。 刺激。 也有人把目光投向平平无奇的六十六号…… 虽然此子名声不显,但能得到夫子的称赞,恐怕也是全村的希望。 不妨结交一二。 第一天是给新生们互相认识的机会,不正式上课。 汪夫子训诫两句,把汪德渊喊上去开小灶,让其他学生们自由交流。 “我是车逻杨仲泽,不知兄台是哪里人?” “久仰久仰!在下双河村晏珣。” “在下卸甲镇顾敬亭……” “久仰久仰!” 不管谁过来,晏珣都一副神交已久的表情。 他的神色太过真挚,高邮学童不禁微微自得,原来我的名声如此显赫! 汪德渊望着教室内谈笑风生的众人,内心火急火燎…… 先生懂不懂见鸡行事?这个时候抓他背书? 他的小弟都要被人拐走了! “专心!”汪先生训斥,“你看人家晏珣,真才实学考进族学,连表都会作!你呢?说出去丢我们汪氏的脸!” 汪德渊小声说:“汪氏的脸也不靠我啊!再说,他们不管姓什么,将来进士当官,还不是跟汪家脱不了关系?” 他又不傻! 可以让别人努力,何必自己辛苦! 汪先生简直气笑了,自家要是不行,别人凭什么还依附你? 汪氏族学的声望,是一代代汪家人撑起来的! “梆梆梆”的声音响起,一上午的时间过去,学生们到了吃午饭的时间。 晏珣正要跟神交已久的同窗们去品尝食堂的粉蒸狮子头,汪德渊小跑过来,不由分说地拉着他往外走。 “我特意安排小蓬莱茶馆讲《盗帅夜留香》,今日是第一场,你一定要去捧场!” 晏鹤年写《盗帅夜留香》,汪德渊这便宜养子很上心,安排茶馆请人说书。 据他说,这是最好的宣传方式,用不了多久江南江北就会口口相传。 一本书出名了卖得才好,书坊给的润笔费才高啊! 刚到族学大门,高邮六大才子就聚齐,加上晏珣共七人。 “走了弟弟!”六大才子勾肩搭背,吆喝着。 他们穿着五彩斑斓的绸裳,手拿折扇招摇过市,像六只艳丽的大飞蛾。 晏珣:“……我不是弟弟。” “怎么不是?论年纪论学问,你都是弟弟!”汪德渊笑道,“除非你比我先考中秀才,就能喊我一声‘小友’!” 晏珣微笑:“承你贵言,汪小友!” “哈哈,晏小弟还挺好胜!”才子张三说,“这样……别说秀才,明年县试你能考过,我就服你,认你做大哥!” 其他几人起哄:“你有本事就篡了汪三的位,做我们的大哥。” 他们已经知道,去年今日晏珣还是傻子。 就算现在不傻了,读这么一年书就想过县试? 除非县太爷跟他有不得不说的故事! 晏珣:…… 其实,他真的不想有这六个弟弟。 想一想,一排穿着赤橙黄绿青蓝紫绸裳的少年,自以为风流潇洒招摇过市……简直辣眼睛。 但,看他们对父亲的事那么上心,又不好太不识抬举。 “那到时候,我就勉为其难收了你们。”晏珣无奈地说。 “狂!狂啊!”六大才子夸张地大呼小叫,“终于见到比我更狂的了!” 来到小蓬莱茶馆前,只见门口贴着一张三寸宽、四尺来长的纸…… 上面浓墨写着:“特聘山的那边先生在小蓬莱茶馆开讲《盗帅夜留香》,是日起风雨无阻。” 一些老茶客们议论纷纷:“就是那个写冷门书的山的那边?他终于熬不住下海了,挣点赏钱养家糊口?” “什么是《盗帅夜留香》?我要听《包公案》!” 七大才子挤过来,热情地说:“这是一部新书,你们想听的都有!” “家父汪东篱,也在故事中出场!你们猜猜他是谁,提示:蓬莱仙岛野战女海盗。” 听起来……是一部跟《金瓶梅》题材近似的刘备书? 这么一说,茶客们就不困了,纷纷进茶馆占座。 说书人往凳子上一坐,拿出手巾摆在桌面,放下扇子,然后慢悠悠掏出醒木。 “诸位看官,且说山的那边海的那边有一群大海盗……” 说书人的基本功,上来先说几句引场词,同时用扇子、手巾或醒木,说一套赞词。 别看此人写书是个老扑街,说书还像模像样,梁子扣子操作熟练。 茶客们听得入神,一碗茶一口闷,又要换一碗,茶馆的东家高高兴兴……换新书真是明智选择! 说到“盗帅野战女海盗,喵喵声手绘秘戏图”的关键剧情,说书人留下一句“欲知后事如何,明日请早!”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