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部分(第2/4 页)
社会的共通语言和形态意识。人们谈论诗词,仿佛后世见面打招呼时,问声‘您吃了吗’那样平常。
许清曾见过赵岗在汴河边大声地yín诵着自己的诗词,若是在后世,有人这样在街边显摆自己的诗作,大概换来的将是一片鄙视的目光,甚至会有黑砖暗袭。
但在宋朝,换来的却是一片发自内心的崇敬,那些贩夫走卒或许不能分辨赵岗词作的好坏,但并不妨碍他们对这种文化现象整体的趁向和钦拜。
红菱更是投来了灼灼的目光,许清不禁苦笑,自己这一深思,她们定以为自己是在寻章摘句。许清饮了口茶,干脆学起那些老学究的模样,摇头晃脑
荷碧映苍穹,
一叶轻楫过湖东。
平沙净,
欧鸣远,
湖天雨后落双虹,
盈袖正清风。
。
菱儿试新酒,
梨涡浅醉胜芙蓉。
倚红翠,
横bō媚,
刹那芳华便无穷,
长绕梦魂中。
“你这用的是什么词牌?”红菱有些好奇地问道。
许清哈哈一笑说道:“这很重要吗?红菱啊,比如那些忆秦娥的词牌怎么来的,还不是前人创新得来的;哦,吴东家,咱们倒是忘了带鱼钩来,否则在这清风绿bō里垂钓,岂不别有一翻意味?”
许清有意转移话题,吴静邦却答道:“今日有幸得闻许大人佳作,实乃三生有幸,许大人竟还能自己创作词牌,佩服,佩服!”
许清老脸有些微红,还好刚才饮了酒看不出来,见吴静邦一副诚挚的模样,许清估计也就能骗骗吴静邦这种半吊子的业余爱好者。
红菱轻笑着追问道:“那总得有个词牌吧,也好谱上唱曲。”
“那就叫红菱xiǎo调吧!”
'。。'
。。
第一百零九章 明前龙井女儿红
常言道金陵看石头,苏州看丫头,无锡啃骨头,杭州看许清这次来杭州还没到看钱塘cháo的季节,而且这次过来,除具体了解一下杭州分行的情况外,更重要的是为自己找条真正的生财之道。
此时的杭州,鹅卵石铺就的街巷,西子湖边轻烟绕树,街上行人安然宁定楼粉墙,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浓浓的古韵。
许清来之前,并没有让人提前通知杭州分行的管事,要的就突然袭击式的检查,以求看到一些真实的东西。原来也规定有,总行会不定期、不定员对各分行进行检查,但有可以的话,许清还是想自己亲自看看。
他们一行来到杭州分行后,让吴静邦等人进去细细的观察,自己又亲自询问了一些来存钱的储户,总的来说,光是服务态度的话,杭州分行反映不错。
其它的业绩之类的,就必须检查分行账册才行了。
第二天一早,许清等人领着吴静邦找来的几个制茶、种茶师傅,直奔飞来峰而去。许清带着这些制茶师傅也只是做个幌子,前世旅游时他就曾来过西湖,对龙井一带的茶园也有大至的了解。
飞来峰一带山青水秀,钟天地之灵气,许多寺庙都齐身于其间占据一席之地,如灵隐寺、天竺寺等等,仿佛要来这里招开一场盛大的佛法大会。
西湖是个很有意思有地方,佛道两家在这里避世修行,而苏这种yàn绝千年的名妓,同样在这里展示着他旖旎的风情。两者安然处于西湖边上,无论是苦修还是西湖的一泫清bō都脉脉地接纳着。
许清顾不得看这些名胜,发财大计要紧啊,许大官人如今也是拖家带口,总不能再让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带着吴静邦一行,轻车熟路的越过灵隐寺,来到后世的龙井村一带。
这里地处西湖西南面,四面群山环抱,呈北高南低的趋势,西北面北高峰,狮子峰,天竺峰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挡住西北寒风的侵袭,南面为深广的九溪,直通钱塘江夏季的东南风可以直入山谷,优良的地理条件为产出好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让许清高兴的是,如今这里还只有几户人家,也有一些地方划成了附近寺院的庙产,僧人们开辟有xiǎo片地方种茶。
但大部分还属于无主之地。这倒不奇怪,如今的杭州,虽然在江南来说,也是极重要的大城,但他真正的发展高峰期要到南宋定都之后。
大宋庆历二年,那是一个夏天,有一位年轻人,大袖一挥,在杭州西湖南面划了个大圈圈……
这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