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第3/4 页)
决定还是让若薇知晓,“元文传来的奏报……是关于小倩的消息。”
若薇愣了一秒,随即就站起来,“她在哪儿?”
“兴兹城。”
“卫国?”若薇有点反应不过来,确切地说,兴兹城在原宋、卫之间的交接处,属于卫国管辖——竟然是卫国?怪不得楚国那边迟迟没有动静。
若薇几乎没有犹豫,“我去。”
罗颢看着若薇,这正是他先前迟迟犹豫的原因,这件事他觉得蹊跷,却偏偏说不出任何蹊跷的地方,他早料到若薇会有这种反应,可偏偏隐瞒只会把这件事弄得更糟,所以权衡之下他只能妥协,“拨五千人给你够么?”
“没有这么夸张……”
“兴兹城的守备起码有二千。”罗颢打断若薇,这件事不能心存侥幸,也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暗访,对方既然敢做出这种事,就必定会有严密的防守,必须作最坏的打算——再说,若薇身赴险境,这回可干系到了真正的“天命之女”的身家性命。
若薇想了想,“大殷出兵可不好,出师无名还容易引人误会,尤其在这样敏感的时期,这样吧,中山刘乙的手下有三千精兵,我去借兵,用中山的兵,起码没有那么多顾虑。”
若薇说的没错,罗颢点点头,随即就暗自决定在深水城就地集结一万边兵,双管齐下——深水城与卫国的兴兹城相距不足二百里,是大殷拒卫的最前沿——这样的阵势,想来那胆小懦弱的卫国国君会识相地不敢轻举妄动,尤其,元文率领的使节团应该已经把大殷的意思转告给他了,元文这个人,罗颢虽然心中不喜,但能力毋庸置疑。
颜司语的能力当然毋庸置疑,所以到目前为止,除了若薇安排的那一支直插楚国心脏的秘密铁骑兵他并不知晓以外,一切都在按着他的脚本走。
“报——兴兹八百里加急。”
卫惠帝拿过文书,飞快地看了一遍,脸色越来越白,到最后,手竟然有些颤抖,“颜,颜先生殷国的大军……”
“陛下终于肯相信臣下的话了。”颜司语稳稳地作了一个揖,“大殷皇帝年轻气盛、野心极大,端的是吞并天下的心思,区区一个楚国,怎么能满足大殷皇帝的胃口?就看他此刻还能在卫边境集结大军,大殷皇帝的野心也足以昭告天下了,陛下还会再犹豫么?”
卫惠帝接到大殷在深水城开始大兵集结的消息,整个人都有点慌了,“朕可以考虑与楚联盟,照你的意思出兵封寒岭,可是兴兹城那边岂不是全无防守……”
颜司语摇摇头,“陛下要事事顾全,就会事事有失,现在卫国的兵力有限,封寒岭又是天下三险之首,陛下若肯出兵联合楚国稳守封寒岭,大殷主力的二十万兵马定然有来无回,殷国也必定元气大伤,就算此次兴兹城一时丢失,日后待大殷衰微,陛下也可再轻取回来。陛下,现在楚、卫是唇齿相依唇亡齿寒,若陛下还是犹豫不定,坐失良机,那……”颜司语叹了口气,“恐怕这天下真要姓罗了。”
卫惠帝看着颜司语,狠狠地咬了咬牙,不再优柔寡断,猛然一拍桌子, “好,听闻先生的这一番话,朕这回真的相信先生是专为楚国来的说客,而非殷国的使节,朕这就与楚联盟,驻十二万大军严守封寒岭,让那‘宋之高山’有去无回!”
“陛下圣明决断。”颜司语深深作揖,眼里带着成功后隐隐的喜悦。
颜司语走出与卫惠帝密谋的书房,抬头看着头顶的天空,轻轻地呼出一口气。
楚卫联盟已成,封寒岭注定成为埋葬三国几十万大军的尸冢,殷国、卫国、楚国哪个也跑不了——有不世名将 ‘宋之高山’做统帅,颜司语从来不低估对手,他知道前景并不会如他向卫惠帝、向成国侯保证的那样美好胜利,这注定这是一场惨烈且两败俱伤的战事。
楚、卫经此一役,恐无力回天。
大殷……
大殷皇帝出师未捷损良将兵马,他最后会知道自己信错了人,元文将成为他这辈子用人最大的败笔、最致命的笑话,倘若他再痛失周维这左膀右臂,心中阴影恐怕很久一段时间都会挥之不去,心越高的人,就越受不得打击,所以,恐怕大殷皇帝也将会一蹶不振。
唯一收益的只有梁国,确切的说,是梁锦王。大殷会败但不会灭,梁殷联盟必成,梁锦王终于有机会施展拳脚,多年夙愿一朝达成,楚、卫大片大好河山尽成他嘴边美味,攻城略地,坐收渔人之利。
这些就是颜司语的谋划,现在,在颜司语即将返乡之前,唯一还没有完成的任务,就是周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