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摧抑朱棣,削权制衡(第1/2 页)
朱棣深知朱允炆之意:无论他如何辩解,不论北方局势如何,朱允炆都不会交予他一兵一卒,更不会让他率军征战。对此,朱棣心中的愤慨已难以压制……
在这片修炼世界里,朱允熥自始至终便精心布局,看似惩处傅友德,令其北上修炼新生灵兵,实则是暗中夺走了朱棣的修为兵权。
随后他又屡次否决朱棣企图掌握修为兵权的请求。世人皆知,在这片仙凡共存之地,朱元璋最初设立藩王执掌修为兵权,乃是出于对自家血脉的信任与倚重。
然则,阅遍古籍的朱元璋深知,藩王握有权柄所带来的隐患。昔日的儿子们如今已非昔比,历史的教训让他明白,册立藩王固然无错,却不可放任他们掌握修为兵权。
面对朱棣不解的质问:“太孙殿下一向明智,莫非我身为一位藩王,竟失去了统率灵兵、戍卫疆域的资格?先皇曾言,大明的万里江山,需由我等大明血脉共同守护。作为北方藩王,我本当执掌修为兵权,以抵御北境妖邪侵扰。而今太孙殿下却一再阻挠我执掌兵权,此举是否悖逆了先皇昔日之意?”
还未待朱允熥回应,朱元璋便抢先开口道:“朱棣,以往的理念与策略乃吾之意志,然未来天下归属太孙,一切决策自有他来做主。”
闻此言,朱棣脸色顿时沉了下来,他深知朱元璋此刻对朱允熥言听计从,却不料已经到了如此地步——竟然当面承认并支持朱允熥推翻他过去的决策。
事实上,朱元璋对朱允熥心生钦佩。他透过古籍知晓朱棣日后将叛变,因此默许朱允熥收回朱棣的修为兵权。然而,他并未察觉,朱允熥并非仅凭直觉行事,而是因其穿越者的身份,掌握了远超常人的知识。
那些史书记载中的朱允熥自是了如指掌,而那些史书中未提及乃至更深层次的信息,朱允熥亦无所不知。因为在他穿越而来之时,随身携带的历史书籍虽概述了大明王朝的大致走势,但对于诸多细节并未详尽记载。然而,朱允熥所涉猎的典籍何止一本,故而所知更为广泛。
朱元璋误以为这一切皆出自朱允熥的深思熟虑和独到眼光。就在这样的氛围下,朱棣只能强压心头怒火,悻悻开口道:“然而,这北方领土终究是我镇守之处,交由我来处置,岂不是更为便利?且论起领兵作战之能,我不见得逊色于傅友德。假使我领军,未必不能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
对此,朱允熥淡然反问:“你与傅友德相较之下,究竟谁的指挥战斗能力更为高强呢?”
燕澜皇朝的燕王朱棣略显惊讶,虽他自认在武道与兵法上有着天赋异禀,但相较于傅玄德这位修真界的老牌将领而言,却仍有难以逾越之距。
于是,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坦诚道:“我承认,傅玄德大将军的能力确实在我之上。”
朱允熥紧接着问道:“当今北方戍卫的修士军团是由何人主持修炼?”
朱棣回答:“是由傅玄德大将军亲自操持!”
朱允熥轻轻颔首,言道:“既然你在修为与指挥上不及傅玄德大将军,而北方戍卫的修士亦非你所教导,反而是傅玄德大将军亲手调教。那么,何以将领军作战的大任交予你呢?”
朱棣一时语塞,无言以对。他深知,此次自己煞费苦心地促使北元与高丽两国的修真势力联手,对中土大明的北部地带施加压力。然而,此举并未为自己争取到掌握兵权的机会。
若北方果真爆发修真大战,身为燕王的朱棣仍需负责后勤补给事宜。事态演变至此,非但未从中捞得一分好处,反倒令他不得不倾尽所有,可谓是偷鸡不成蚀把灵石。
朱棣无奈之下,试图化解这份尴尬,轻声道:“既然如此,那我就在京都之内借此机会,多陪伴父皇吧。”
原以为这番话语能给自己找个台阶下,岂料朱元璋听闻此言,仅淡淡挥了挥手,摇头说道:“无需这般,过了新年,你便立刻返回北境,继续做你的逍遥王爷吧。”
朱棣的手指不由得轻轻颤动,他隐约感到此次归来拜见朱元璋时,后者对他的态度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再是往日那般宠爱有加。
要知道,朱棣作为朱元璋的儿子,仅次于太子朱标的受宠程度。以往每次召朱棣进京,朱元璋总是恋恋不舍不愿让他离去,然而这次却催促他在年后即刻返回,仿佛对他颇有嫌隙。
这使得朱棣疑窦丛生:难道自己所为之事触怒了朱元璋,以至于招致其厌恶?
反复思量许久,仍不得其解,朱棣只能颇为尴尬地拱手告退:“北境事务繁重,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