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部分(第2/4 页)
不知,新附之邦最难治的是人心,人心不靖,必无宁日。《三国演义》所著诸葛平南,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虽不见于史籍,却是一言中的。”
冯虞点头附和道:“不错。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方为老成谋国之计较。你再说。”
“永乐年平南战事,朝廷总想以乌云压城之势一战定乾坤,之后便留下少部军马屯驻要地,大军快打快收。如此战法,好处是见效快,钱粮耗得少。安南人前两回没脑子,调集倾国之兵打算决战决胜,结果是一锅烩。可挨了这几顿揍,即便是猪脑子也该给打醒了。永乐八年之后,俺男人便少有与官军正儿八经阵战的。大军到处,蛮兵一哄而散。大队一过,便专打小股驻兵。如此一来,我军疲于奔命,安南人却是越战越强,终至不可收拾。历时二十二年,终至无功而返。”
冯虞听了大摇其头,心想:安南人已经是对游击战术有所领悟,明军打了几十年仗,一以贯之还是分兵把口、重兵兜剿的招数,焉能不败?不过话说回来,后世美国人参谋制度健全,又不断将最新军工科技投入战场,最后不还是拿不下。当然,越南人背后有中苏两个大国撑腰,两场战事也不是全具可比性。
又听陈琛说道:“还是方才那句话,天时、地利、人和。所谓天时,无非是避过盛夏酷暑,冬令兴兵,则瘴疫之威大减。所谓地利,安南人固然是本乡本土,熟门熟路,但只要我军不四下分守一盘散沙,而是聚沙成塔,一处一处地夺占、控牢,或步步为营,或分进合击,总不给对手从容调度之机,也未必会吃太大亏。
至于这人和,最是紧要。治蛮荒之地,无非四招。一是以夷制夷,二是威逼利诱,三是分而治之,四是教化其民。前两招定当前,后两招谋根本。只需四招并用,所用得人,也深悉安南好斗排外的民族性,采用分化瓦解策略,远交近功,或安抚,或利用,即便是当年强如匈奴、羌、党项、女真者,今又如何?……”
前头冯虞听着还连连点头,最后说到女真,冯虞眼皮一跳。后世大明社稷倾覆,夷狄窃据九州,那一幕惨剧,若是论到根子上,一半在陕西,一半在关外。冯虞暗自提醒自己,眼下是腾不出手来,日后一旦权柄在握,定要将这祸根涤平。
待冯虞回过神来,陈琛似乎已经是结束了演讲,众人都盯着他看,国人似乎有个毛病,但凡有上官在场,即便是研讨,也总想让现场官最大地一锤定音,表个态什么的。不说两句似乎是不成的。
“方才思献所言在理。不过,我倒是生出这么个念头。不论是起大军犁庭扫穴,或是方才思献所言四计,归根到底总在富国强兵四个字上。打大仗不消说了,兵马一动,打的便是钱粮二字。当初朝廷在安南撑不下去,也是国帑消糜过甚,不堪负重。所谓威逼利诱分而治之,无非便是一手提刀一手撒钱。所谓行教化,更是先得自家仓廪足而知礼义,如盛唐格局,外邦自然倾心。如今咱们也须抱定这个心思。要想着干些局面出来,便要将眼前衙门里、军中一桩桩眼前事用心办好。待到钱袋子厚实将士用命,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冯虞看了众人一眼,见一个个听得仔细,方才继续往下说,“当下咱们最紧要之事,便是将这都百工使司做起来、做好了!黄老爷子?”
“在。”黄道赶忙应声。
“此次都百工使司工坊,便要你多费心了。若是差事做得好,日后本官有个特别地赏赐。”
“啊?什么赏赐?”
“呵呵,你不是喜好这等美景么?”
“嗯……是。”
“若是工坊做得好,本官便将这座楼给你做值事房,平日里做事、居住皆在这楼上,看不尽的西湖美景。如何?”
黄道瞪大眼睛,半晌才回过神来,这赏格也太重了吧。“大人平日里已是极厚待咱们匠人,此时正该为大人效命才是。如何能受这等厚赏?大人且放宽心,这工坊,咱们一拨弟兄必定压上全副心思,将活计做到最好。到时大人只需请咱们再上这楼来,让大家伙开开眼便好。”
冯虞想了一想,也不再坚持,说道:“既然如此,老爷子,你们多费心了。若是做好了,每月请各位上一回这楼阁,好酒好菜相待!此外另有一道节目,到时再说。”
第一百六十章 蒸蒸日上
七月的福州府虽不如五六月间酷热,却依然是烈日当空,户外的男男女女或带纱帽,或顶斗笠,尽往阴凉处歇着。若是非得赶路的,也只能拿蒲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