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部分(第3/4 页)
经、心、军四区分的看法。Max Werner这位教授对于欧洲战略状况的发展时常有公开的分析报告,也批评波兰国军建军方向与部署上的错误,前者属于军事战略,后者则是野战战略。波兰政府不能容忍这个人,就把他驱逐出境。于是他就带着全家老小到美国,以贩卖报刊度日,同时也不断写作。他写了四本有关战略的重要书籍,被五角大厦发现,收购了这四本书的版权。他在书中剖析了欧洲的地略,认为东西欧之间只有一条通路,这条通路就是波兰,上有东普鲁士,下有捷克,捷克古名为波西米亚,地形很像一把匕首,如果某一端被一方所控制,那一端就成为刀把,另一端就变成刀尖。如果捷克落在东欧之手,西欧就会被剖成南北两部,如果落在西欧之手,也能将东欧剖成南北两端。作战时先打一端,再打另一端,既可节约兵力,又可达成目标。这条通道既然经过波兰,所以波兰是决胜的地点,而且也只有波兰平坦的地形,比较利于大军作战。再往南边靠近希腊,多属山地地形,就不适合大军作战了。因为波兰的重要,所以显得东普鲁士的重要,更显得波西米亚的重要,所以希特勒要先取回捷克的边缘地带———苏台登区,也就是我曾经参与过的战役。德国本来就拥有东普鲁士,在攻占捷克之后,波兰竟将大军退向东北、东南方,如果德军从两边进行钳型攻势,波兰军队就无法撤退,所以他认为德军在一个星期之内就可以将波兰灭亡。他曾经劝告波兰国防部,但“国防部”并没有接受他的建议。波兰的战略预备队位置也太过于前方,后来德军进入波兰时,确实是三个钳型攻势,最后以华沙为目标,一举拿下波兰首都。Max Werner又提出剩下的一边如果亲西方,西方同盟国对于波兰如此重要的战略地带应妥善处理,军队应在德军进入波兰核心之前,拖延德军的攻势,另派一支快速部队赶上德军的先头部队,将部队挡住,并从匈牙利开进一支部队,往北插进波兰,挡住德军的去路。后来他又提出应该在匈牙利派兵往北插进,将俄军挡住,不让俄军深入波兰,进而侵入西欧。这些事情是Max Werner早年提出的看法,他在最后一本书上写道:同盟国可于一九四三年胜利,如果不将一九四三年定为一个目标日,战争就应该持续到一九四五年,让德国与俄国消耗国力,到时同盟国进攻,俄国问题就不会产生。
Max Werner到了美国之后,曾经提出一个建议,他的建议是将心理与政治合而为一,不再单提一项,美国政府也几乎接受。我和魏德麦将军研究过这一个问题,他未置可否,可是我与父亲研究时,父亲很坚定地说,心理力应该单独成为一个力量。固然政治里面包含心理,经济里面未尝没有心理,军事里面更应包含心理,也可以先做一个心理战略的指导,让政治、经济、军事配合心理的需要。例如说,黎巴嫩发生危机,美国的地中海舰队就到黎巴嫩附近的海域进行一次演习,黎巴嫩的战争危机便可因此而消除,显而易见,这是以心理力的运用为主,来指导军事的配合。所以父亲最后决定政治、经济、心理、军事为四大国力。后来我又把这个观念告诉魏德麦将军:政治、经济、军事包含心理,而心理也可以处于主导地位,由政治、经济、军事加以配合,心理力仍然是一个单独的国家力量。何况心理力是促成国家发展的力量,透过教育、社会而形成国家发展的方向,否则,如果方向有错误,整个国家的发展也就危险了。就好像现在的###一样,政府没有从心理上的诱导着手,使全国民能够有一致的方向。
父亲非常重视Max Werner的主张,并且要我们加以研究。我在三军大学时,曾经安排Max Werner来华访问,没想到他在成行就之前去世了。
我在做简报时又说:“三分军事,不能只看成纯物理性的人力与物力区分,一般说来,既然是四大国力,应该各占百分之二十五,而政治、经济、心理作广义的政治来解释时,应占百分之七十五。不过,如果政治、经济、心理的战略有错误或是遗漏,还可以重新补救,唯有军事一旦失败,就没有补救的机会了。因此,要把政治、经济、心理等广义政治之中的百分之五放在军事上,让军事变成百分之三十。”所以我向魏德麦将军说:“Thirty percent military effort; seventy percent political ”这是一个哲理性的区分,而非物理性的区分。那次幸好有我解释并翻译,否则还真不好解决问题。我翻译完后,还向哥哥说:“报告部长,这样翻译可不可以?”当时因为在座有很多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