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种族、一个把地盘作为重要生存基础的种族的胶合剂。
香客们在甲板上旋转起来,鼻口朝内,相互凝视着:他们在一起,感受到了他们的团结。在“上帝之脸”的照耀下,克制本性,保持平和。慢慢地,他们再次移开鼻口,开始吟唱第十一部圣卷上的歌词。
阿夫塞想,第十一部圣卷讲的是团结、重建。它说,上帝之所以频繁引发地震,不是出自怨恨和愤怒,而是要使我们借此克制本能,共同协作。
然而,阿夫塞知道事实。
他不能撒谎。任何人都会看出他在撒谎,因为只有奥格塔罗特人,那些魔鬼,才有在光天化日之下撒谎的能力。
科学在前进,准也无法阻挡它的前进步伐。
桅杆晃向左舷,停了一会儿,又晃向右舷。阿夫塞再次朝下着。下面是一片开阔的河水。
一个可怕的念头在他的脑海里闪过。
有一种办法。
一种保守所有秘密的办法。
让这个可怕的真相不为众人所知。
他可以往外跳,可以结束自己的生命。
当然,不是跳进下面的水里。只要落水时没有摔昏,他是不会淹死的,可以跟着大船游好多天。
但如果摔到坚硬的木甲板上,他会立即丧命。当场死亡,像一盏灯,一下子被掐灭。
这样,他就可以永远不让世界知道他所知道的东西,永远不让世人了解他的发'奇書網整理提供'现,永远不去冒险稀释使文明得以存在的粘合剂。
这样最好。再说,没有一个人会思念他。
阿夫塞越过桶边朝下看,大船正来回晃动着。
不。
不,当然不。
他发现的是真理。他要把真理告诉任何一个愿意聆听的人。
他必须这样。他是一个学者。
昆特格利欧恐龙是有理性的生物。也许,在遥远的过去,有那么一段时间,我们曾经需要一个上帝。但在现在这个文明时代,我们不需要了。不需要。再也不需要。
再也不。
他下定决心了。桶里空间实在有限,不能拍打尾巴。但他还是试着拍了一下。
真理。
他对自己点点头,望着地平线。
可是,如果真的存在什么——不。没有。有那么一瞬间,他觉得远方好像有什么东西,远远地露出水面、但立即又消失了。他慢慢转动身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看有什么异常情况。
太阳在空中越升越高,“上帝之脸”那狭窄的新月逐渐变小、消失。“脸”上未被照亮的部分悬在阿夫塞头顶,一轮巨大而黯淡的圆,像一个苍白的精灵,带着旧时的无限荣耀。
第十五章
阿夫塞一直在琢磨,怎么才能和瓦尔·克尼尔船长见一面。年轻的占星师认为,船上肯定存在等级制度:每个船员都有分派给自己的任务,要向某个负责人报告。但阿夫塞就是弄不清这个制度的规矩。当初在皇宫的时候,阿夫塞总结出了一个简单办法:如果有人佩着绶带,就管他叫“老师”;如果穿着长袍,就叫他“祭司”;如果实在判断不出他的身份级别——简单地行一个让步礼,躲到一边儿去。
但船上的规矩却让阿夫塞茫然不解。某一天,某个长官可能爬到桅杆最高处瞭望。而另一天,同样是这个人,又有可能在厨房里工作:捣软腌肉,让肉变嫩,再小心地把它浸在船上存贮的有限的血水中,这样肉会显得新鲜一点。这些人的职务好像是轮换的,并不固定。
他决定不理会这套礼节,干脆直接去找船长。戴西特尔号被设计为分散居住,即使人员满载也是这样。这就意味着,阿夫塞不得不绕来绕去,才能到达船长的舱室。他必须经过一段段迷宫一样的墙——除了阻隔另一个昆特格利欧恐龙的视线之外,这些墙似乎没有其他任何意义。戴西特尔号在波浪冲击下晃动着,墙壁也随之嘎嘎直响,仿佛在和它们的命运抗争。
来到克尼尔门前时,阿夫塞犹豫了。他要问的东西很重要,但船长的心情最近好像不太好。听说船长向诺尔·甘帕尔含糊地提过,他不习惯像现在这样停泊在“上帝之脸”下面。这并不意味着克尼尔不陶醉于这幅美景。不、他不会这么铁石心肠、连这覆盖了四分之一个天空、不断旋转的伟大事物都感动不了他。克尼尔只是认为,一艘船应该航行!应该在风雨中战斗,或者像翼指一样逆风飞翔。总之,它应该动起来。
好了,如果克尼尔同意阿夫塞的计划,他所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