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2/4 页)
士比亚之流的因为太过芜杂所以就断定没有现在的文科生里面或者觉得压根就不需要?
如果说这些可能还隶属于精神层面一些,那么很现实的物质问题,也是残忍的宣判文科和理科的不同待遇。
电线杆子上贴着小广告,“提供初高中理化家教,价格面议”,辅导学校的招贴栏里耀武扬威的写着“辅导范围:小学、初中、高中;辅导科目:语数外理化”。
就连赵京涵的做生意的手机都没有被放过,不仅是在通话中有可能被尴尬的问道,“喂?是赵老师吧。朋友给介绍的,您能辅导孩子一下学习吗?他这个理科呀……”而且在短信里还可能看到这种令人蛋疼的求助,“赵老师,您能给孩子教教物理吗?”
对此赵京涵只能硬着头皮答道,“对不起,我是个文科老师,但是孩子要想补补语文英语什么的我还可以。”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广告之类的东西,何曾把正经的文科,尤其是“政史地”放在眼里过一分一毫?害的赵京涵只能背弃专业,胡乱教些东西应付,再零星着私下找一些突击文化课的艺考生和体育生的家教来接,勉强才能赚些外快而已。
不过尽管如此,振兴文科的历史使命不会落不到赵京涵的头上,因为他还不够资格。再说,就算是真的从天而降这份重任与殊荣,赵京涵肯定不会接着。
所以尽管母校的文科弱势已久并且依旧,赵京涵或许稍稍心痛,但是不愿意去做那个咸吃萝卜淡操心的人去多管闲事,因为事实上赵京涵什么都无法改变。
因而赵京涵只是说几句还好,并没有任何行动,让他更像是一个旁观者而非参与者。
那是根深蒂固的、只用了几十年就形成的“传统”,可怕的习惯养成之后,就一举颠覆了以前的重文思想,不过这是主流的价值观,没什么好置喙的,因而赵京涵只是无为罢了,因为他也没什么可为的。
所以尽管叶梓楠是他的学生,而且是他亲手教的学生,比王恬和江黎佑与他的师生关系要近很多,更别说左宸那个理科生了,但是他们之间的交集却少的多。
不过原因更可能是在叶梓楠自己的身上,叶梓楠给人的感觉就是就比较孤僻,甚至是有些冷淡。不过这也许和他的成绩在班上很好有关系,普通班的学生大部分都倾向于是玩玩闹闹型的,不待见好学生似乎是一个共识。叶梓楠不是死读书的书呆子,但是成绩的确一直是班里的一、二名,在年级排的也算是靠前,估计在重点班里也是个上流的学生了。
那次赵京涵戏问他的名字,得到的回答很是简短,但已经是不易了,虽说平平淡淡一句话,可已经很有人气儿了。
但赵京涵问的问题不对,后来一次闲谈的时候,叶梓楠对他说,“老师,我虽然不是江南人,但名字确实是从《史记》里面来的。”
那个时候的叶梓楠正在摆弄赵京涵的电脑。
当时办公室里其他老师都不在,叶梓楠只好借用历史老师的电脑,微微蹙眉,小声嘀咕,“真是麻烦”,又必须不厌其烦的捣鼓着他的自主招生的事情。
赵京涵有些担心地问,“能行吗?你可是自荐的。而且……”
“试试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重在参与,”叶梓楠没有抬头,“老师你是担心我是普通班里的学生么?这个细节应该没事吧,反正我在年级名次也还好,咱们学校也算不错,名头可以了。”
赵京涵面对着这个和自己身材差不多的、但是却似乎理智并且缜密许多的、不到十八岁的男孩子,难以名状的评价化作了一笑,“祝你马到成功。”
叶梓楠刚刚提交申请表成功,回应依旧用的是那次的口吻,但是末了还俏皮一些,“谢谢老师。老师,真期待和你成为校友。”
赵京涵回以肯定的目光,“你行的,肯定可以啦。”
等待了些许日子之后结果出来了,叶梓楠居然通过了那所大学的筛选,十分顺利获得了进入初试的资格。
叶梓楠去向班主任请假要去参加考试,不忘了给赵京涵打个招呼,“老师,我明天就要去考试了,今天下午就出发。”
赵京涵觉得安慰一个男生实在是多余,“注意安全,去吧。”
叶梓楠自己登上火车去了陌生的城市,又通过自己画的地图加上问路找到了考点,在附近找了一家小旅馆住下。
第二天心态平和的去考试,有些紧张,没有暖气的屋子有些冷。
上午的科目考完之后,叶梓楠自嘲“完蛋”,买了具有哄抬物价且名不符实的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