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部分(第3/4 页)
满月,洒下清辉一许,收去魂魄万千。夜的黑暗,好像用殓衣将天穹掩起。远处群山黑魆魆,脚下大野阴沉沉,仿若置身在地狱的边缘。
横马而立,剑指长空:命运,在我手中,无以抗拒。神,不能;人,更不能!
“驾!”一踢马腹,向战火连天处狂奔。
骏马狂嘶,星驰铁骑,狂风入关,功成万里。
戎韬总制笑天意,羽扇从容裘带轻。
万灶貔貅,气吞区宇。
张弥《战国记》云:乱世元年八月十五,青军入关,十万大军仅损百人,神鲲皆惊。龙蛇飞腾,名将出世。闽关大捷,踏破山河。
何惧风刃剪寒霜
秋天的风,从草色流苏抖动的地方吹来,金色的风信并没有翻熟麦衣,而是翻醉了士兵的酡颜。
“真够穷的!”马边的士兵嘟囔一声。
是啊,入关之后满目凄凉、少有人烟,仿若走入了荒境。勒紧马缰,放眼望去,衰草连天,平芜万里。绝目尽野,隐约间看到几缕远烟虚弱地消失在半空中。这就是“一脉入碧云,三水绕春畦”的繁华荆地?
此情此景让我不禁想起了十年前的幽国,轻轻地叹了口气:看来,荆王失道已久。
闽关不语,大道不语,每一粒尘沙都在上演着一出哑剧。黄昏在天边招募着绚烂奢华的仪仗队,却不知流云的心情。站在大帐前,看着忙碌建营的黝黑士兵,微敛容,曛雾蔽天,斜阳晦地,边关的风怎么吹都成调,似乎在提前哀叹这一具具即将永远缺席的肉体。
“卿卿。”帐内传来一声低沉的呼唤,转身而入,只见哥哥手捧黄绢、长眉紧锁。怎么了?不经意地转眸,却见允之肃肃地望着我,没了那份邪味。尽管如此,他却仍然让我心生警惕,向后一边退了几步,与他保持一丈距离。“哥,怎么了?”偏头低问。
哥哥长叹一口气,将绢帛递来。接过,捧卷细读,微惊。
“将军。”丁主簿走入大帐。
“丁浅,繁城战报是你写的么?”哥哥的语调略微低沉。
丁浅抬起头直直望来,目光有些莫名:“是属下执笔,敢问有何不妥?”
“把云卿也写上去了?”允之点了点桌案,斜睨。
丁浅眉头微皱,打量过来:“是,繁城一战多亏了丰大人的妙计,下官自然细心记录,呈给王上。”
结果,青王就赏了我这么一个官职。
“怎么?”丁浅小心地看向哥哥,“将军觉得不对吗?”
“并无不妥。”哥哥淡淡开口,“只……”
“只是~”允之连忙接口,他似笑非笑地眄视我,眉梢轻挑,“只是丰云卿是我的门客,突然得了个四品郎中,真让本殿惊喜啊。”
闻言拢眉,为何将我纳到他的麾下,他不是韬光养晦、敛其锋芒吗?
“原来如此啊。”丁浅的眼中闪过一丝可疑的光亮,“事先没有禀报殿下是下官的不是,请殿下恕罪。”
“唉,主簿恪尽职守,又何谈不是呢?”允之以手撑面,笑得柔媚,“父王赐给王将军三品武将之衔,主簿就代本殿和韩将军前去道贺吧。”
“是。”丁浅两手捧过我递过去的黄绢,颔首而退,离开营帐。
待他走了半刻,哥哥这才侧过身,急急开口:“主上……”
“竹肃。”允之敛神斜睨,两目厉厉,“这丁浅是父王的人。”
微讶,哥哥亦是大惊。
允之站起身来,背手看向帐外微微点头。站在门口的六幺机灵地将帐帘翻下,他这才回过身,眼中满是精光:“父王在位二十三年,历经了数次党争。竹肃,你在朝逾七载,可见过上阁陷入泥潭么?”
哥哥猛地瞪大眼睛,几不可见地摇了摇头。
“不管台阁和束阁怎么斗,父王总是牢牢握住兵权,因此所谓的党争不过是父王制衡的手段而已。”他缓缓地握紧拳头,轻笑出声,“本殿在识人方面向来自信,这主簿丁浅一定是父王在军营里的耳目。繁城一战后,丁浅将战报呈上,横空出世的云卿一定让父王颇为头痛。”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究竟是何方势力?这个问题想必搅得父王不得安心:这人偏偏身分不明,若是给了个军职,恐怕会动摇了上阁的根基。若不给,战时缺才,又未免太可惜。”薄唇勾起,“于是便给了礼部典制郎中一职,总管三军军仪,如此一来既不会引狼入室,又可以为他所用。”桃花眼半眯,“真是一招好棋。”
斜了他一眼,冷冷问道:“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