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内容简介
《七武士》拣选七个日本古代传奇人物:以神出鬼没的奇袭战法著称的源义经;开游击战和山地战先河的楠木正成;人称“越后之龙”的上杉谦信;集“战国的风云儿”“天才的革命家”“暴君”“第六天魔王”称号于一身的织田信长;开创“加贺百万石”辉煌基业的前田利家;五十七回战无伤的本多忠胜;被丰臣秀吉称赞为可指挥百万大军的大谷吉继,勾勒出他们波澜壮阔的人生轨迹。这七位英雄人物因其功业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在历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但更打动人的则是他们的武勇、耿介、信义、忠诚,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孝义重丘山”的真义。
前言(1)
“武士”一词并不是日本人的发明,它来源于中国。对于中国秦汉以前的贵族社会来说,贵族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层级来划分,“士”本是指下级贵族,当然武士也就是武勇之“士”,是贵族阶层的一员。然而日本的武士最初却并非贵族,并且他们正是贵族社会的掘墓人。
日本的“武士”(BOSHI)阶层产生于九世纪中期,在此之前也出现过无数功勋卓著的名将,比如建内宿弥、坂上田村麻吕等等,但他们都不能被称作“武士”。武士的主要来源是贵族庄园中的庄官和地头(身份低于庄官的庄园管理人),是为贵族们看家护院、管理财产的家奴,正因为如此,所以武士也可称之为“侍”(SAMURAI),就是侍从之意。
武士阶层虽然也是统治者的一员,却长期被贵族阶层看不起,即便源、平等天皇后裔的家族,因为被降格为武士,所以一开始也没有资格担任高级朝官。但是武士们逐渐组织起来,形成大大小小的武士团,他们有刀有枪,又和土地结合得非常紧密,有马有粮,跳出来造贵族的反,日益腐朽的贵族阶层可就吃不住劲了。到了十二世纪的时候,终于出现了第一个武士政权——六波罗平氏。
武士政权一开始和以天皇为首的贵族政权平分权力,但他们的力量日益强大,逐渐在双头政治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到了十七世纪以后的江户幕府时代,天皇朝廷已经变成了彻底的傀儡,日本的政治中心也从京都转移到了武士政权所在地——江户。可以说,从十二世纪一直到十九世纪“明治维新”以前,日本人整整七百年间都处在武士们的统治之下。
那么,日本武士都是些怎样的人呢?
武士们在彻底成长为统治阶层以后,开始官僚化、腐朽化,而在此之前,他们是以战斗为主要职责的,为主家而战,为家族而战,也为自己而战。因此武士们普遍崇尚俭朴、武勇,并且唯力为视,重死轻生。
无论阶级还是阶层,都具有自己的道德规范,武士们也不例外。武士的道德规范就是“武士道”,或者简称为“士道”——日本人什么都喜欢说“道”,比如茶道、书道、花道、剑道、柔道等等。当然,古时候的日本武士是料想不到的,“武士道”竟然会被后世的军国主义分子所利用,给周边国家带来深重的灾难,从而成为世界范围内最臭名昭著的名词之一。
其实那些军国主义分子扛出来愚弄人民的“武士道”大旗,并不是真正的“武士道”。那个时代,日本早已经没有了真正的武士。没有武士,还谈什么武士之道?
“武士道”并不是开天辟地以来就有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然也不会永远存在,它当然会随武士阶层的产生而产生,同时也随着武士阶层的消亡而自然消亡。第一次想用文字来整理和规定“武士道”的努力,是在1232年,由武家政权镰仓幕府的实际掌控者北条泰时制定了《御成败式目》一文,在传统的质素、俭约、勇敢、重诺守信等武士道德规范外,添加了“仆忠主,子孝父,妻从夫”的儒家忠孝思想——其实,这都是有利于他们北条氏统治的条文。
《御成败式目》对武士阶层的影响很大,它明确地指出武士乃是战士,既然是战士就必须以军法来约束,遵从上级,服从指挥,舍死忘生,本是题中应有之意——日本人轻“仁”而重“忠”的精神传统就是由此而来的。
进入战国时代以后,旧的统治秩序被打破,武士道也因而被注入很多崭新的内容。战国前中期,武士道更偏重于“术”而忽视“道”——“术”专指战斗的技能,而“道”却被圈定在“轻生就义”等极小的范围内。终究身处混乱的时代,家族的延续和个人的生存才是至关重要的,忠诚和严格的主从思想在此前提下随时可被打破;战国因此被称为“下剋上”的时代,农民驱逐领主,商人踞城自治,家臣篡夺主家,都成为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