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2/4 页)
“耶苦扎”是西双版纳哈尼族人的传统节日,一般是在每年农历六月的牛日开始举行,为期3—5天。
传说远古时,哈尼族聚居区发生了一次严重的虫灾,这种虫的头上长着两只角。它们先吃稻子叶,后吃谷粒和稻秆,田里的谷物很快就被吃光了。很快,它们又把树叶吃光了。它们还爬进哈尼族人居住的竹楼,啃食衣服和被子。哈尼族人用竹棍打虫,虫子却越打越多;他们用水淹,虫子却会在水中游泳;用火烧,虫子就飞到天上去,火灭之后又落到地上。 。。
第六章 哈尼族文化(4)
哈尼族人杀鸡求神、宰猪祭龙,都无济于事,只好去向祖先阿培明耶请教。阿培明耶听到这件事情后,就派儿子耶苦去帮助哈尼人。耶苦挖来许多毒草,熬了一百盆药,然后把自己的手腕划破,用鲜血把毒药全部染成红色。虫子闻到血腥味后,便飞来吸食带血的毒药,很快就被毒死。耶苦为了杀死全部的虫子,不断地熬药,不断地用自己的血来拌药引诱虫子来吃。终于,虫子被全部杀死,耶苦的血也流尽了……耶苦死的这天,正好是农历六月一个属牛的日子。于是,人们便在每年的这个日子祭祀这位为民除害的英雄,也就有了“耶苦扎”节。
现在,每到“耶苦扎”节这天,男子们就杀猪、杀牛,小伙子们还要上山砍树和藤条,运回寨里做秋千。这时,每个村寨都要搭秋千架。搭建时,由寨里的老人选择地址,凿洞立木柱搭架子。在荡秋千开始前,有的村寨还要在秋千架旁杀狗、杀鸡祭祀秋千。然后大家在老人的带领下,举行打秋千仪式。老人来到秋千前,把一些黑土抹在秋千板上,再摘3片红泡果树叶、红毛树叶、山茅草叶铺在脚踏板上。接着手扶秋千绳来回荡三荡,再一手扶绳,一手端酒念祭文:“旱谷打包了,秧苗返青了,虫子不要来吃谷叶,老鼠不要来吃秧苗。黄豆开花了,农活松闲了,快来打秋千,把灾难荡掉。”老人念完祭词后,把酒泼在秋千下,这时候人们就上前争着荡秋千。只要有人登上秋千,大家就要边看边唱,并不时发出“嗦、嗦”的欢呼声为他加油。
这天,妇女则在家煮饭、做菜、舂糯米粑,等待一家人回家大餐一顿。吃完饭后,众人继续去参加节日里的其他活动,比如赛马、打陀螺、跳竹筒舞、赛球、拔河、歌咏比赛等。到了夜里,年轻人还要集合在寨场上唱歌,手拉手跳“咚八喳”舞、竹筒舞、竹竿舞等。
八、哈尼族“苗爱拿”节
每年春耕时节,哈尼族人在举行过“开秧门”仪式后,就要进入紧张而忙碌的插秧农忙时期了。插完秧后,哈尼族人都要过一次“苗爱拿”节,“苗爱拿”的汉语意思是插完秧后的休息天。一般“苗爱拿”节选在五月上旬的一天,在这一天里,全村寨要共同杀一头猪、一头牛,然后各家分一份回去煮食,表示栽秧结束,大家可以在家休息了。
过“苗爱拿”节时,人们还要高兴地吹响牛角号,表示耕牛也可以休息了。据说在从前过“苗爱拿”节时,一个哈尼族人想把自己家的两头耕牛赶到山里或者田边去吃草,可是平常在劳动时很听话的耕牛这回却不再听话。它不愿上山,也不愿意去田边,哈尼族人没办法,就吹了一会牛角号,并对耕牛说:“老牛啊,老牛啊!前一段时间你太辛苦了,现在已经插完秧,你也可以休息了。”如此一来,耕牛就非常听话,欢快地跑到草地上吃草去了。
按照传统习俗,在“苗爱拿”节这天吃早饭前,人们要把一碗茶水、一碗酒泼在准备好的青草上,还要拿出一碗肉和一碗饭,连同青草一起喂给自己家的耕牛,表示对耕牛辛勤劳作的慰劳。然后,哈尼人就把犁耙、锄头等干活的工具洗净收好。到了晚上,人们在村寨的场地上燃起一堆堆篝火,全寨子的人都会到这里跳舞、唱歌,庆祝“苗爱拿”节。
九、哈尼族“米索扎”节 。 想看书来
第六章 哈尼族文化(5)
布孔人是哈尼族的一个支系,他们在一年中要过“米索扎”、“卜马兔”、“苦扎扎”等三个盛大的传统节日,其中以“米索扎”节最为盛大,一般持续3—6天。
在节日快来临时,布孔的男女老少就换上了民族的节日盛装。其中以姑娘们的服装最引人注目,她们藏青色的包头布上,有红绿丝线刺绣的花纹,鲜艳的红线则扎在头巾中。她们穿的衣服胸前部分布满银泡,正中的地方还缀有一块象征着盛开白莲花的八角形银牌。她们的腿上紧紧裹着藏青色的布,上面扎着毛线结成的红绒花。在“米索扎”节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做汤圆、舂粑粑。吃过汤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