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页)
什么急事儿? 群臣退出弘文馆之后,李世民到显德殿小憩了一会儿。
他这一段时间诸事忙乱,基本上都在显德殿内处理政务,夜来也在这里安歇。
小憩之后他步出殿外,就见宫中宿卫正在殿前习射。
原来李世民进入东宫居住后不久,便召集宫中宿卫数百人,谕之曰:“戎狄侵盗,自古有之。
若小安之后即开始逸游荒废,有寇来袭就会措手不及。
你们宿卫宫中,事情不多,朕不让你们充穿池筑苑之役,要多习弓矢。
万一将来边境有事,你们也可以为将出征,由此搏一个出身啊。”
从此每当他闲暇的时候,就带领数百宿卫之士在庭内习射。
他亲自上阵,箭无虚发,俨然成了一名教头。
对于射中箭垛数多的人,李世民当场赏以弓、刀、帛等物。
魏征强项驳重臣 唐皇思治求真言(7)
臣子们对此看得目瞪口呆,很不以为然,萧礒谏道:“按唐律,若持兵刃入宫御者,皆处绞刑。
陛下今令卑碎之人张弓挟矢于身前,万一有人心怀不轨,设法谋害,即是社稷之失,望陛下慎思。
可让他们出宫外习射嘛。”
李世民不听,说道:“朕现为天子,疆域之内皆朕赤子,应该推心置腹才是,难道可以对这些身边的宿卫之士横加猜忌吗?”
众宿卫见李世民缓步过来,顿时鸦雀无声,早有人奉上李世民用的宝雕弓、大羽箭。
李世民轻舒猿臂,只见箭发如雨,一壶箭很快射完。
再看箭垛上,一蓬箭深深插在箭垛的中心。
众宿卫见状,齐齐地喝了一声彩。
李世民今日无心在这里多呆,他缓步回到显德殿,翻看各地报来的奏章。
这样不觉日已偏西,冬日的白昼本来就短,天色很快陷入昏暗之中。
早有司灯宫人将灯掌起,殿内显得明亮亮的。
李世民虽不断翻看奏章,偶尔也有批语,然心里一直想着今日弘文馆里的事情。
当时两派辩论的场景犹历历在目,尤其是魏征的犀利言语言犹在耳。
李世民知道,自己刚刚即位,如何确定今后的理政方针,是关乎大唐国运的一件大事,这是不能有任何闪失的。
尚食官带领四名掌膳宫女奉来今日的晚膳。
由于李世民午膳吃得较晚,肚内并不十分饥,他将手向红豆粥点了一下。
尚食官拿起汤匙先尝了一口,然后将汤盏奉到李世民的面前。
李世民用完晚膳,若有所思地提起笔来,饱蘸墨汁在纸上写了“抚民以静,惟重教化”八个大字,依旧用飞白法书就,其笔力遒劲,似直透纸背,挂丝处行云流水,意犹未尽。
李世民脸庞微侧,又在下面用楷书写了数行小字,即是杜如晦所说的四条措施: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
写完后,他端详了片刻,使唤来太监令其将此纸粘于寝殿墙壁上。
李世民的寝殿设在显德殿的西北角,有一回廊与显德殿相通。
这里原是东宫堆放杂物的一间偏殿,李世民为了理政方便,令人将其清理干净,以为临时寝殿。
其时,长孙嘉敏等眷属也搬入了东宫,他们在东宫西北角的仁寿殿内居住。
这里的房舍相对紧凑,又各有独立的院落,较之原来的弘义馆,要宽敞许多。
李世民近来多在这个临时寝殿居住,忙起来的时候,便对女色淡了许多。
偶尔想起来,他会自己动身到仁寿殿去,从不许长孙嘉敏和其他嫔妃来这里侍寝。
寝殿的墙壁上,贴满了奏章。
那是他看罢大臣和外官的上疏后,择其重要者将其粘之屋壁,以备出入时观之。
他这样做,是怕将重要的事情遗漏掉。
太监将他刚才的手书贴在西墙壁上,这幅字与众多奏章贴在一起,因其字较大,显得很是醒目。
李世民令一太监掌灯随其后,从自己的这幅字开始看起,逐步北移,目光漫过眼前的所有奏章。
奏章上所列之事已经办过的,他会用朱笔在上面添上一勾,自有太监将之取下,再将新的奏章贴在空当之上。
李世民这样看了一会儿,忽然发现其中竟然有四道奏章皆是魏征所写,因其奏事不囿于一事一物,多是宏论,故久久未将其取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