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第2/4 页)
事,我要一个交待,有人逼我出手,我却只想逼人收手,大哥其实知道,兄弟们里我最性好平和,还请大哥成全。”
他的不拐弯抹角让杜敬琮神情一滞,然后嘴角和眼角一块狠狠地跳了跳,杜敬琮的手有些不受控制地抖了抖,末了杜敬琮说道:“不知道四弟是何意思。”
对此,杜敬璋一个字都不多解释,只是说道:“雪里风寒,大哥先进去,恕过门不入之过,我赶着去宫里一趟。”
最后几个字让杜敬琮眉心又是狠狠一跳,迅速赶几步走下台阶来站到了杜敬璋面前说:“适可而止,永安街的事不是针对你,你应该明白。”
“大哥也应该明白,在京城死了个人,而且还是太平院的六品剑师,身为京城御使有些事我必需去做。”杜敬璋说完翻身上马,在杜敬琮咬牙切齿的眼神里越行越远。
这时姚海棠正在太平里迷着路,做完了早饭方满仓让她出来买点雪岩子,说是下雪天出的最好,她想也没想就出来了。但是她过于高估了自己对地理位置的认知……这个地方她来都没来过,四通八达的巷子让她彻底闹不清哪儿是哪儿了。
因为是达官贵人们住的地方,街道都一样的宽窄,甚至光看院墙都看不出什么来,姚海棠提着东西揉着已经冻僵了的脸,忍不住叹了口气抬头望天:“迷路迷死,这死法怎么写墓志铭啊”
但是等她看到杜敬璋骑着马走过来时,就瞬间放心了,至少不用寻思怎么写墓志铭了,她这人一高兴就没脑筋,倍欢喜地招手高声叫了一句:“杜和……”
一叫出来就知道自己说错话了,赶紧捂着嘴,就剩下一双眼睛溜溜的乱转着。
“杜和?”杜敬璋心想她大概是看错人了,不过一看到是她开始,杜敬璋就存了一点不良的心思。
“太平院的人越来越蠢了,乔致安安排事是越活越回去了,一群没脑筋的傻子”顶着层皮到和园里来,就明摆着没想瞒过他的眼睛,那就只能说明是和园里出了些问题。杜敬璋是这么想的,因为和园若有什么问题,乔致安会这么处理。
有时候聪明人猜糊涂人做事,就容易把糊涂人的糊涂事往聪明了想,结果糊涂的人还是那么糊涂,聪明的人则把自己绕糊涂了。
“迷路?”
用力点头,姚海棠看着杜敬璋心说:“带我回和园吧,大不了以后不老让你吃饭都吃得若有所思了好吧,我错了行不行”
莫明地杜敬璋觉得心情好了点,眉眼间也柔和了些,下了马后他冲姚海棠说道:“走吧。”
欢快地跟着走,姚海棠虽然觉得自己太没出息、太没原则,但是还是高高兴兴地跟着走,这并肩同行的场面温馨得让姚海棠直想泪流满面。
她可不知道,更泪流满面的在后头……()
61.雪中行
一开始就提过,杜敬璋是个非常规矩守礼的贵公子,在京城姑娘们的心里那是翩翩风度的少年郎,在京里没有比杜敬璋更能让姑娘们尖叫的儿郎了。
不管是被期许,还是他自己愿意的,反正最终他就是长成了这模样儿,这副模样不说好,也不说坏。很多时候它只能给杜敬璋多招些粉丝儿,因为他无时不刻会表现出自己的风采及风范来。
比如此时此刻,他不急不徐地与姚海棠拉开了约尺余的距离,他也不会让这样的场面太过沉默与尴尬,自然会有话来说,纵便是在刚才还满腔怒火,一转身依旧是无可挑剔的好仪范。
“那日在梅林林似乎见过姑娘。”杜敬璋说着说着就记起了那日梅林里,他是个记忆过于好的人,以至于甚至想起了那天在街上,姚海棠蹲在牌坊的石橔儿前满脸赞赏的模样,专注而且赞叹,额面上有一层淡淡的光辉,在记忆中想来时更出乎寻常的曼妙清幽。
呃,这其实是在指责她那天转个背就溜了吧,姚海棠一脸“我了解你”的表情,这家伙老记仇了,对他好的他记得久,对他不善的他记得更久:“嗯,那日初来园子里,姜南姑娘领着我四处走了走,见梅花开得不错就停了停。”
对于这家伙来说,装傻最能让他气结了,姚海棠眼里闪过一丝慧黠,那眼珠子溜溜转时,杜敬璋只消看一眼张口就道:“跟你说了多少回,扯谎时眼珠子别乱转悠。”
……
此话一出,两人齐齐愣着对视,然后姚海棠率先撇开脑袋去,心里有窃喜又有失落,可谓是百味杂陈,她心道:“瞧瞧,说不认识我,可下意识里还是觉得我熟吧。杜敬璋,就算你改名叫章敬杜,做皇帝家儿子,那你也是杜和,翻不出我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