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第2/4 页)
转入了总*。
在这种形势下,8月10日,日本御前会议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同日,日本政府通过瑞士和瑞典两个中立国向中美英苏四国发出“乞降照会”。
8月14日,日本天皇决定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次日,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形式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宣布投降后,中美英苏四国同意任命麦克阿瑟为盟军最高统帅接受日本投降,并负责占领日本本土。
9月2日在停泊于东京湾的美国战列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政府,陆军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代表帝国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中国代表徐永昌参加了签字仪式。
9月9日,国民党政府在南京举行了受降仪式。10月25日,在台北举行对台湾日军受降仪式,台湾重归祖国。至此,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结束。
………【第十一节 转战陕北】………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为独占胜利果实,消灭*党,于1946年6月,撕毁了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动进攻,但进展并不顺利。
从1947年3月开始,蒋介石调整了战略部署,在晋冀鲁豫、晋察冀、东北等战场上取守势,集中94个旅近70万人的兵力,对山东和陕北解放区进行重点进攻,并将重点进攻陕北的任务交给了拥有重兵的“西北王”胡宗南。
当时,人民解放军主力在各解放区抗击国民党军队的进攻,陕甘宁边区连同晋绥驰援的部队加在一起,仅6个旅2万人,不足敌人兵力的1/10,而且装备较差,弹药缺乏,又有黄河与华北解放区阻隔,兵员补充、物资供给均极困难。
延安的命运如何,**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向何处去,便成了举世瞩目、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远瞩,从革命的全局出发,从整个战略考虑,下定了两步走的决心。第一步,力争好的可能性,坚决保卫延安,不到万不得已时决不放弃延安;第二步,向最坏的可能性做准备,如延安实在守不住,主动撤离后,党中央仍然要留在陕北。
**的想法是,中央留在陕北,在政治上粉碎了蒋介石打击我党的阴谋,灭了敌人的威风,而且对各解放区军民和全国人民,尤其是处在患难之中的陕甘宁边区人民,是一个极大的鼓舞,长了自己的志气,同时也让全世界都看到中国*党是不可征服的;在军事上,只要党中央留在陕北,蒋介石就不敢把胡宗南的几十万大军投入别的战场,拖住了胡宗南这个“西北王”,其他战场就可以减轻许多压力,从而为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并为我军以后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此外党中央在延安住了十来年,一直处在和平环境中,是陕北的小米使党中央及其领导下的军队恢复了元气,现在一有战争就走,对不起陕北的乡亲们。
由于敌人过于强大,*亲自制定的保卫延安的作战部署未能实现。3月18日早晨,敌人逼近延安城郊,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如果我军死守延安,必然招致重大伤亡,*这才决定主动地放弃延安,踏上了长达一年著名的“转战陕北”之路。
………【第十二节 千里跃进大别山】………
1947年6月,蒋介石对我革*据地进行大规模的进攻。为粉碎国民党军队的攻势,*大胆作出了“大举出击,经略中原”的战略决策,把战场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打到外线去,变被动为主动。
战略进攻的矛头指向哪里呢?*英明地选择了大别山地区。大别山雄峙于国民党首都南京与长中游重镇武昌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是敌人战略上最敏感、兵力上最薄弱的地区。这里曾是老革*据地,老百姓对*党有深厚的感情,我军在此容易立足。我军长驱直入,一举跃进大别山,就可以东慑南京,西逼武汉,南扼长江,牵制中原,这无疑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心脏。蒋介石必然会调动其进攻山东、陕西革*据地的部队回援,如此一来既能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又可以为我军的战略*创造条件。
6月30日夜,刘邓大军强渡黄河,逐鹿中原,在千军万马之中杀出一条血路,终于在大别山地区站稳脚跟。面对这样一支深入腹地的威武之师,蒋介石犹如骨鲠在喉、芒刺在背,夜不安枕,食不甘味,只好调回部分进攻革*据地的部队,以解卧榻之侧的危急。
千里跃进大别山是我军取得解放战争胜利的关键性战略决策。大别山根据地的开辟,大大减轻了山东、陕西等老根据地的军事压力,使国民党的战略后方变成了我军战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