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1/4 页)
苏武在贝加尔湖牧羊达十九年之久。十九年后当初下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逝了,汉朝的老皇帝刘彻也死了,老皇帝的儿子继任皇位。这时候,新单于执行与汉朝和好的政策,苏武才得以回到自己的国家。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已经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
………【第二十二节 史家之绝唱】………
司马迁是西汉武帝时的人,受父亲影响,他少年时就阅读古人的书籍。20岁时,他到各处去游历,搜集了很多古代名人的资料。后来,他被任命为郎中,可以常随皇帝出游。父亲死后不久,司马迁接替他的职务做了太史令,有机会翻阅了很多图书,做了大量笔记。公元前104年,他正式开始写作《史记》。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司马迁却因为替抗击匈奴的大将李陵投降匈奴辩护,被汉武帝认为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宠妃的哥哥)因而被判腐刑。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因此想到了自杀,但是他又想:从前周文王被关在羑里,写了一部《周易》;孔子周游列国的路上被困在陈蔡,后来编了一部《春秋》;屈原遭到放逐,写了《离骚》;左丘明眼睛瞎了,写了《国语》;孙膑被剜掉膝盖骨,写了《兵法》。还有《诗经》三百篇,大都是古人在心情忧愤的情况下写的。这些著名的著作,都是作者心里有郁闷,或者理想行不通的时候,才写出来的。我为什么不利用这个时候把这部史书写好呢?
于是司马迁忍受痛苦,发愤编写,把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开始,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的这段时期的历史,编写成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字的巨大著作《史记》,内容涉及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
《史记》既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又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他和他的著作《史记》在我国的史学史、文学史上都享有很高的地位。鲁迅先生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第二十三节 昭君出塞】………
汉朝建立以来,汉匈战争时断时续,给人民带来沉重的兵乱灾难。那时候,汉族统治者与少数民族首领之间,为一定的政治目的而通婚,被称为“和亲”。到汉宣帝时,匈奴的势力衰落了,和亲政策中止。此时,匈奴内部出现了两个单于(匈奴君主的称号)对抗的局面。其中呼韩邪单于想借助汉朝的支持,统一整个匈奴,于是决心归依汉朝。
呼韩邪单于两次到长安见汉朝皇帝,受到隆重的欢迎。公元前36年,汉朝派兵攻打了另一个单于,呼韩邪统一匈奴。公元前33年,他第三次到长安,向当时的汉元帝提出,愿意当汉家的女婿,恢复和亲。元帝立即答应,并在宫女中进行选拔一个才貌双全的宫女,作为自己的公主,嫁给呼韩邪单于。
一个叫王昭君的宫女主动提出要去和亲。王昭君又美丽又聪明,呼韩邪单于得到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高兴和感激的心情是不用说的了。立刻封她为“宁胡阏氏”,意思是将与汉朝建立和平友好的关系。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离开了长安,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出塞以后,生活在匈奴游牧地区几十年。她和匈奴人相处得很好,匈奴人都喜欢她,尊敬她。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
在王昭君的影响下,她的子女及周围的人,都努力维护匈奴与汉的友好关系,使北方边境出现了少有的安定景象。
………【第二十四节 王莽改制】………
汉元帝死后,汉成帝继位,汉成帝是个荒淫的皇帝,继位以后,朝廷的大权逐渐落在外戚(太后或者皇后的亲属叫外戚)手里。
成帝的母亲、皇太后王政君的兄弟王凤还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王凤掌了大权,他的几个兄弟、侄儿都十分骄横奢侈。只有一个侄儿王莽,像平常的读书人一样,做事谨慎小心,生活也比较节俭。王凤死后,王莽做了大司马。王莽很注意招揽人才。
汉成帝死了后,不出十年,换了两个皇帝——哀帝和平帝。汉平帝即位的时候,年纪才九岁,国家大事都由大司马王莽作主。
公元8年,王莽正式即位称皇帝,改国号叫新,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