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3/4 页)
“驸马大人,无恙吧?这是鄂国公尉迟恭大人啊,如何在帝都长安遭遇刺客?”崔仁师过来,抬手为薛枫抚去了袍袖一角的灰尘。
“呵呵,无妨,无妨。不管他,我们还是回去继续饮酒。”薛枫转身从酒楼外走了回去。一路上,他不住地想,自己做得到底是对是错?按理,他应该协助尉迟恭拿下那个女刺客,但他突然隐隐觉得有些不忍,就那么犹豫了几秒钟,错失了良机。
张子聿让伙计重新在另外一个包间内上了一桌酒席,5人继续饮酒叙谈。
“驸马大人,是否还有诗意?如果有,还是让下官等一饱眼福吧。”郭柏林敬酒。
“呵呵,薛枫勉为其难,诸位大人不要见笑。”薛枫沉吟了下,该写什么呢?看来,还是要抄袭古人了。心里惭愧着,手上却没停——一首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满江红》略加篡改便洋洋洒洒写了下来。说实在话,他的文采并不差,毛笔字也写得很棒。
“黑发束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笑看功名尘与土,行走山河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天颜志,犹未尽;臣子誓,何时竭?驾长车踏破、楼兰冷月。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蛮夷血。待他日、边关频捷报,朝天阙。”
崔仁师急忙上前,双手捧起,阅罢,大声叫好,“好一个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蛮夷血!作为我大唐男儿,理应有此等雄怀壮志,摄服蛮夷,展现我大唐的辉煌盛世,建立不朽的功业!”
张子聿、宋明华也齐声喝彩,“驸马之文采,果然名不虚传!”
唯有郭柏林有些惊讶地看着薛枫,“驸马大人既然有如此胸怀抱负,为何不出将入相,反而去创立一个什么商务司呢?”
听了这话,薛枫心中灵光一闪,这四个人见识颇为不俗,与自己甚是投机,如果……对,就这么办!想着想着,他的脸上浮起一丝古怪的神色。
张子聿、宋明华、崔仁师三人面面相觑,郭柏林心头打了鼓——自己一时兴起直言不讳,莫不是犯了这个大唐新贵的忌讳?
第七章 四位膀臂
薛枫看着四人或惊讶或疑惑或惶恐的各自不同的表情,微微一笑,“诸位大人,想必满朝文武都对薛枫此举不以为然吧?也想必,商业之事在诸位大人心中,多是下等之杂役吧?”
张子聿等人尴尬地一笑,“这个,下官等不是那个意思。”
薛枫悠地起身,望着窗外那已经恢复喧嚣和热闹的街市,缓缓而言,“诸位大人,今日之长安,为什么会这么繁华呢?”
“自然是因为大唐盛世,万国来朝,我贞观天子英明有为,君臣同力合心,造就了长安帝都今日之繁荣。”崔仁师清朗的脸上浮起一丝自豪。
张子聿微微颔首,郭柏林点头不语,宋明华默然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崔大人,长安的繁荣,大唐兴盛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商业发达贸易往来,商队流通四海万国,将长安作为一个贸易的中转站和集散地,这才有了长安冠盖如云百业兴旺的现状。你们看,假如没有来来往往的这些国内或者国外的商人,长安人所食用、使用的物资从何而来?这西洋的玩意儿又如何能在长安的市面上买到?而我大唐的瓷器、玉器等又如何在番邦之国盛行不衰?”薛枫手指着窗外,目光飘忽忽地,落在了远处,耳边,隐约传来马蹄声和驼铃声混杂在一起的声响。
崔仁师呆了一呆,接受了几十年的农业才是立国之本的“教育”,一向以为只有发展农耕才能让百姓吃饱穿暖,人心思定,一下子听到这种“前卫”的理论,难免有些愕然。但他也无法否认,薛枫说得句句在理。
一直没有说话的宋明华突然道:“驸马大人所言甚是。明华也以为,商业并不低贱,重农不可抑商,商农并举才能富甲天下。”
薛枫眼前一亮,欣喜地看了宋明华一眼,心说,总算找到一个“知己”了。他点点头,“宋大人果然目光远大,不同凡俗。商业与农业,就像一对孪生兄弟,谁都离不了谁。商业发达,必然带动农业发展;而农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然要靠发展商业来反哺农业。薛枫主动请缨治理商业,目的就在于以商强国,为大唐社稷百姓做点实事。”
宋明华霍然站起,端起酒杯,一脸恭敬之色,“明华今日得遇驸马,真是三生有幸!驸马之言,句句如醒世名言,顿开明华的茅塞啊!下官敬驸马大人一杯!”
“宋大人客气了。”薛枫也端起酒杯,回敬道。
“诸位,正如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