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游戏竞技 > 中国家庭教育的通病 > 第1部分

第1部分(第2/4 页)

目录
最新游戏竞技小说: 卢丹妮邓佳哲末世:囤女神,系统百倍返现全球灾变:开局建设神级战车初之心盛霆烨长夜尽头周铮穿越成太子的小说傅啾啾穿越小说领先人类一千年原神之旅行者在漫威让你练短跑,你破了世界纪录?在古代逆流而上的日子精灵之我是农场主穿书后我成了小拖油瓶顾总太太把你拉黑了乔若星顾景琰从学霸开始迈向星辰大海大唐贵婿模板奥尼尔,美女都是我的充电宝王者:是个英雄就超标,别太离谱世界杯:我把C罗喂吐了末日:我真不是土匪

身的素质也大不相同,相应出的做法也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差别。即使如此,中国家庭教育对孩子未来教育模式和教育方向缺乏远景性和阶段性,或者有了针对性没了方向性等等顾此失彼、朝令夕改的行为方式,是不用怀疑的。

1. 好孩子的定义

2. 未来的人才标准

3. 家庭教育的一贯性

4. 家长的支配意识

5. 孩子的自主意识

6. 尊重孩子的学习兴趣

7. 让孩子独立学习

8. 打造孩子的宏伟蓝图

第六章 家庭观念淡漠,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

如果说以上五个方面更多是从孩子的幼年教育出发,那么以下五个方面则更多关注家长们对长大孩子的教育。随着孩子长大,分歧诞生的是,一方面孩子迅速成长,新环境和新朋友等人际关系不断确立和稳定,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陌生。经常不见面,见面后又只是不冷不淡地说几句客套话而已。最终,孩子成为家长们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的,是孩子的过去;陌生的,是孩子的精神和未来。

1. 从历史中走来

2. 静悄悄的变化

3. 课业的困窘

4. 品德缺陷的养成

5. 价值观念的扭曲

6. 心理孤独与情感封闭

7. 被破坏的亲情

8. 负面的楷模效应

9. 重拾亲情教育的法宝

第七章 未来定位模糊,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

现在的家长,从帮孩子选小学开始,甚至不惜跑路子拖关系,再进重点中学,然后孩子考上大学了,回家问父母,我应该填报什么志愿啊?这就是中国的孩子。再过几天就要踏进大学校门了,还得回家问问父母要选择什么专业!此种后果,完全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恶果:由孩子被动地听家长吩咐,逐渐深化,趋向同化,最后到向家长询问,终于沦为家长实现他们未泯理想的工具。

1. 家长的圆梦之旅

2. 梦想之间的差别

3. 爱的暴力

4. 新时代的拔苗助长

5. 创造力的毁灭

6. 信任孩子的选择

7. 针对天赋的正确开发

8. 让孩子的梦想腾飞

第八章 道德教育沦陷,家长和学校教育一起陷入超级空白

这个话题不妨和我们提倡的“*”结合起来,那样会更加精彩,也会更加显示出中国对于道德问题的无奈。在中国家庭教育里,最被重视的是智力因素,至于其他的德、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甚至连学校教育都是一纸超级空文,那又怎么去要求家长呢?小时候发的红奖状里写得清楚:该生在本学期之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成绩优秀,特此奖励,以兹鼓励。但实际是什么?不过只是因为我的试卷被打了100分,仅此而已。

1。 乏德社会的尴尬

2。 谁在摧毁道德

3。 道德教育的双重空白

4。 孩子心理的双重性

5。 道德榜样的力量

6。 德育为智育之先

7。 精神层面的无条件关爱

8。 行之有效的正面引导

9。 自尊与他尊

10。 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第九章 生活训练短缺,泛滥的物质支持掩盖教育观念不足

这与溺爱有关,但又不完全相同。如果说孩子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会因家庭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的话,那么当孩子长大成人,独自在外地念书时,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就开始了。通常情况,孩子从小所接受的金钱等物质来源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成绩达标后的“奖金”;二是帮父母买东西找回的零钱;三是家长每天给的饭钱和坐车费用;四是亲戚朋友给的奖励,特别是过年时的压岁钱;五是节假期间打的小零工。大体上的这些来源,却根本无法跟父母提供的物质支持相提并论。物质支持无可厚非,可一旦泛滥,被金钱左右头脑的人,行为往往是可怕的。

1。 孩子的畸形消费谁之过

2。 尴尬的理财教育

3。 孩子不良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从何而来

4。 中国学校的消费教育

5。 中国家庭的理财教育

6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FF酱爱什么稀罕首席独宠萌宝归来「综主柯南」猫耳少年的文学之路今天又得罪学弟了吗追妻100次,总裁老公太霸道
返回顶部